勐炳村地处绿汁江沿岸,属于亚热带河谷气候,村域内年均平均气温22℃,终年无霜,热区耕地资源丰富,素有“天然温室大棚的”的美称,历史上曾是老厂得天独厚的天然“粮仓”。 在老厂乡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勐炳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冬早蔬菜,因地制宜引导菜农发展种植豇豆、姜柄瓜、辣椒、西红柿、小黑豆等冬早蔬菜,挖掘开发冬早蔬菜的巨大效益潜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为勐炳村的群众开辟了一条脱贫新大路。 为加大冬早蔬菜的开发生产,勐炳村成立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外地蔬菜种植大户26户,包租土地443亩,涉及贫困户25户,通过土地流转帮助勐炳群众增加了财产性收入,其中最高一户收入达13280元,最低一户收入也有900元。同时,为抓好秋冬蔬菜种植发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贫困户的需求,在市人大、市中行和新平县教育局等帮扶单位的努力支持下,勐炳村的78户贫困户分别收到了10包尿素、5包复合肥、5包普钙和农把式(提苗肥)1桶,折合人民币共值15.6万元。另外,勐炳村委会还加强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提升了贫困户蔬菜栽培、管理和技术运用水平。 截至目前,勐炳村已落实连片蔬菜育苗面积1000亩,大棚西红柿800多亩,节水灌溉系统设施建设1500亩。2016年,勐炳村蔬菜种植面积2150亩,产值 9675000 元,2017年蔬菜种植面积2200 亩,多数贫困户种植的辣子、豇豆长势喜人,目前部分豇豆已上市,价格在每公斤6~7元,这些蔬菜将销往昆明、通海、楚雄、大理各地,勐炳村的冬早蔬菜脱贫路正越走越宽阔。 反季节农产品的生产和发展已成为实现农业增收的亮点,勐炳村将继续把冬季农业开发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做好勐炳村的冬早蔬菜“菜篮子”,鼓起勐炳群众的“钱袋子”,助力贫困群众摘掉“穷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