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辅助工具,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老厂乡彝族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勤劳善良的彝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其中彝文古籍成为本民族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如《凤凰记》、《万物起源》、《唐僧取经》等,但这些珍贵的古籍只有毕摩和极少数懂彝文的人才能读懂。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多彝族人会说但不知道本民族的文字。为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文字,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近日,老厂乡在老厂中学启动民族文化暨彝族语言文字进校园开班仪式。老厂中学彝文培训班由1名彝文兼职老师和30余名学生构成,主要教学生阅读书写基本的彝族文字,如常见的动植物、方位、天文地理等。 本次彝族语言文字进校园活动得到了老厂乡彝文老师普泽和朱兆东的大力支持,他们用彝话地给学生分享了自己学彝文的经历,把自己书写的彝文拿给学生欣赏。普泽老师还现场教学生学习了基本的天文地理名词。据悉,普泽学习彝文近50年,朱兆东学习彝文近40年,多次参加省、县举办的彝文培训班,掌握了比较全面的彝族文字,他们热爱本民族的文化,教授徒弟数人,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所学教给徒弟。平时有人向他们请教彝文方面的问题,他们都耐心细致地回答。普泽和朱兆东两位彝文师傅均表示:“只要有需要,他们愿意到学校教学生彝族语言文字、传播彝族文化”。 老厂乡文化事务中心高会新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