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为人立身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孝善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厂乡有一对夫妇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孝老榜样。 在苛苴社区大苛苴小组朱明家,夫妻两和女儿女婿外加一个年迈的老人,组成了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这名老人名叫朱福仙,今年已经87岁了,是朱明的姑妈,带着疑惑朱明和我们讲起了老人一生的经历。当年朱福仙嫁去戛洒镇的腊嘎底村,婚后无儿无女,1987年其丈夫去世后,只剩下朱福仙一人,她的生活也变得举步维艰。为不让孤苦伶仃的姑妈一人在外受苦,朱明主动将老人从腊嘎底村接回到自己家居住生活,一晃眼已然过了33个年头。近年来随着老人年岁已高,身体状况每日愈下,眼疾、耳疾已让老人生活无法自理,老人也不愿意到敬老院生活。因是女儿身,朱明照管起来也不是太方便,照料老人生活起居的重担就全部压在妻子施会连肩上。 【同期采访】苛苴社区大苛苴小组——朱明:我姑妈以前嫁在腊嘎底,后面我姑父逝世了,他们无儿无女,生活过得很可怜,87年我们给她接回来我家里,现在已经有87岁了,现在她身体也不是很好,眼睛看不见,耳朵也听不见,平时生活起居都是我媳妇在负责,我们抚养着她。 朱福仙老人虽然不是朱明的母亲,但朱明一家就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照料。多年来其妻施会连也是无怨无悔,每天为老人洗脸洗脚、穿衣穿鞋、端茶倒水、洗衣做饭,样样亲力亲为。87岁高龄的老人现在虽然看不见、听不见,但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身体也还算硬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照料,他们不曾有过任何嫌弃和怨言,因为在他们心中深知老人这一生的艰辛和没有子女的痛苦,更深知孝老爱老的道理。作为平凡、朴素的老百姓,虽然他们所做的一切算不上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无私的大爱和美德,感染着身边每一位人。 【同期采访】朱明妻子——施会连:虽然不是亲妈,平时我煮煮饭给她吃,添饭给她吃,端水给她喝,帮她洗洗脸、洗洗脚、洗洗衣服,这样照顾她,她以前也没有过过好日子,现在我们照顾她,让她多过几年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