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示范:乡村瞭望,用“新意”助力振兴—— 龙晓梦:一名基层治理专干的返乡答卷
2024年8月,刚毕业的龙晓梦通过公开招聘,回到了老厂乡黑查莫村任基层治理专干。回到村里任职以后,龙晓梦发现村里的山水依旧熟悉,但乡亲们眼神中对村委会的疏离感却让她心头一沉。如何打破“干部在楼里,群众在田里”的隔阂?如何让沉默的资源变成致富的活水?如何把自己所学所见成为改变乡村面貌的方法?成为困扰在心中的问题。于是龙晓梦想从“小切口”出发,用脚步丈量村情,用新思维点燃希望,用镜头联通干群关系。

一、“拍”出来的信任:从误解到理解,只隔一个抖音号的距离。
入户走访过程中,龙晓梦常常听到村民抱怨:“干部天天坐办公室,哪知道我们苦?”村级宣传渠道的断裂,正在滋生干群隔阂的裂缝。在乡、村两级领导的支持下,龙晓梦牵头开通了黑查莫村政务抖音号“黑查莫村发展瞭望台”。镜头不是“摆拍汇报”,而是聚焦冬天清理饮用水池的村干部;“土”味十足的农特产品;在外游子惦念的村庄……有声有色展示乡村生活,目前账号共发布30个短视频,抖音平台播放总量20万左右。账号也成了新农产品“引流窗口”——2家农业公司、1家牛羊收购商通过短视频平台主动私信希望能够合作。同时,龙晓梦还积极号召各类人才宣传家乡、为自己的家乡代言。在2025年老厂乡青年人才座谈会上,她号召大家抬起手机,将记录的主体换成家乡这片热土,激发青年人才回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二、“走”出来的产业:从田野到电商,蹚出一条“花”样新赛道。
产业振兴不能空喊口号。龙晓梦发现黑查莫村发展存在很多短板弱项:分散的农产品“小打小闹”,根本撑不起乡村振兴的大船!偶然间,她发现了藏在田埂深处的转机,在地况条件不好的坡地和石头堆上,村民自发种植的金银花竟已成片成林!但由于没有专业烘干设备和稳定的销售市场,晾晒后的金银花品质不稳定,村民的收入不高。但金银花易种活、投入低、耐旱涝、管理简单,正适合黑查莫村外出务工人口多,留守老年人多的现状,龙晓梦敏锐的意识到这是发展集体经济“一村一品”的很好转机。
发现这个转机以后,龙晓梦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初步统计发现本村金银花种植面积约100亩左右,价格较好时亩产值能达到2500元左右。于是龙晓梦制定了自己的三步攻坚计划:首先是周末扎进金银花地拍宣传片,晨光露珠中的花苞、农户手指飞舞采摘金银花、自然晾干收集的金银花都成为她手机里的素材;其次是考察市场,到联合供销社和农村电商发展践行者店内考察,得出高品质的金银花简单包装以后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最后向村支部提议:2026年集体经济主攻金银花产业,打造“育苗-采摘-烘干-品牌化”链条!目前已和供销社达成初步收购协议,到明年2月份采摘后由村集体统一收购后进行销售,村民对金银花的种植也抱有很强的信心。

三、“智”解千千结:从争吵到共赢,AI让调解有温度更有精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在社会矛盾纠纷逐渐增多且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基层即是产生利益冲突的重要“源头”,也是疏导社会矛盾的重要“出口”,但村干部凭经验判断易被质疑偏袒,情绪对抗加大调解难度,传统调解陷入死循环。龙晓梦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出了矛盾纠纷化解新招式:铁脚板+AI矛盾分析。例如,在调解本村的土地纠纷矛盾中,她和综治专员、调解员多次到群众家中了解情况,听取多方群众关于本起纠纷的论述。事后将村民表述的观点、诉求进行总结,并将敏感信息进行匿名模糊后进行AI分析,最后将分析结果与调解员进行讨论,为其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最终在AI的启发下,经过多次做工作,平稳的解决了矛盾纠纷。村民也纷纷对龙晓梦竖起了大拇指,称她为“有办法的大学生”,村委会变得越来越热闹,大家也愿意进来和龙晓梦讲讲心里话、烦心事,干群关系越来越和谐,大家推进工作也更有劲头,更有抓手了。

作为一名基层治理专干的龙晓梦,用她的实际步伐丈量着乡情、用创新思维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从通过政务抖音号拉近干群距离,到发现金银花田推动产业发展的实干攻坚,再到引入AI调解化解矛盾的智能升级,每一步都印证了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她将继续以“铁脚板”踏遍每个角落、用“新招式”应对基层挑战,脚踏实地地在乡村振兴一线书写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