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厂乡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中,推动保和村马鹿塘小组积极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探索实践“党建引领+群众心愿+共建家园+特色庭院”路径,唤醒群众家园意识,推动基层共建共治共享,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马鹿塘徐徐展开,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8月29日,马鹿塘共建共治共享理事会成员在小组党员活动室召开理事会。“今年春季以来雨水太多,我们的机耕路都要不得了,拉烟期间路又堵又难走。”理事会村民共建小组组长无奈道。 “烤烟是我们呢支柱,现在最希望呢是路能铺好,拉烟的车好进出。”“有些烤房一直空着,现在基本是拿来放杂物,又占地方又没得用,再加上一直下雨,一些角落潮湿受损都塌了,生怕哪天就倒了伤到人。”“我看其他村小组家家门口都种花种草相当好看,我们村什么时候也学的整整?”小小的会议室里坐着十几名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和群众代表,大家纷纷诉说着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听到这次马鹿塘被选为“村级共建共治理事会”示范点,村民们积极表示“如果能争取到水泥沙石的支持,我们愿意举全家之力投工投劳,自己来干这件事。” 据悉,马鹿塘小组并不是第一次自筹建设村庄了,在2022年3月,马鹿塘小组就通过党群座谈会听取群众心愿,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自发筹措资金0.98万元,协调18吨水泥、沙石60方,投工投劳39人次,硬化机耕路75米、424个平方。在施工过程中,村民主动出工出力,有的参与路面平整,有的负责材料运输,大家分工协作,短短三天,原本崎岖泥泞的道路变成了平整宽阔的水泥路,这不仅方便了村民日常出行和农产品运输,也为后续特色庭院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次,由共建共享共治理事会牵头,通过召开会议、上门走访、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诉求意见,最终决定由党员干部带头,村集体和群众自筹,主动投工投劳,拆除闲置烤房7座;硬化长500米、宽4.5米的村内道路和机耕路路面;修通下水道1000米;新增化粪池3个;新建停车场702平方米,村广场1855平方米。完成一系列基础建设后,马鹿塘小组还将进一步挖掘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庭院”,推动乡村从“环境美”向“产业美”延伸,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 保和村马鹿塘小组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为主体,家园建设、特色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下一步,老厂乡将继续深化探索,总结推广各村组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