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以来,老厂乡严格贯彻市、县关于烤烟生产工作相关精神,紧扣“12345”工作思路,统筹协调、精准发力,圆满完成年度烤烟生产任务,切实保障了烟农利益与产业发展稳定。 
9月28日上午10点,随着收购线上最后一筐烟叶完成验级、过磅与系统录入,标志着2025年为期35天的全乡烤烟收购工作正式落下帷幕。据悉,2025年老厂乡烤烟种植面积达16130亩,截至收官,全乡累计收购烟叶200万公斤,交售总收入达6669.1万元、烟叶税1333.82万元、上等烟比例72.16%、收购均价33.35元/公斤(剔除出口备货后36.95元/公斤)、烟农户均收入59018.63元,实现各项指标较去年均稳步增长。 精心部署,压实工作责任。2025年,为保障烤烟生产高效推进,老厂乡立足实际制定科学计划,明确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做实乡对村考核和村对烟农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作为政策支持、合同分配调整依据,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促进提质增效。制定“干部示范、代表助力、提中扶弱、推动烤烟生产提质增效”行动,建立“主要领导统筹、分管领导与烟叶站主抓、挂村领导+村干部+技术员协同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并将去年均价在全县落后的14个小组进行重点挂包,明确网格管理8项措施、重点挂包小组5项任务,定期召开推进会研判解决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形成了多级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纯化品种,擦亮金字招牌。为严守烤烟品种纯度底线,老厂乡精准施策,从宣传、约束、激励三个维度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一是强化宣传引导,由乡领导带队深入各村组、烟农家中“面对面”讲清政策,发放和通过广播循环播报《烟农告知书》,清晰解读劣杂品种对烟叶品质及烟农收入的影响。二是明确约束措施,将品种纯度与合同直接挂钩,建立“全流程监管、违规即处置”机制。三是激发合规动力,引导烟农以村民自治程序自愿签订品种质量承诺,同时对栽纯的优先给予合同奖励,通过“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组合拳推动品种纯化和质量提升。 
强化指导,提升服务效能。将烤烟生产指导服务贯穿全过程,全面强化技术跟踪服务,从备耕、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到采收烘烤进行全过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指导,同时围绕全乡短板和重点,聚焦滴灌技术推广、烤房操作、烟叶分级,通过组织专业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手把手”教学和现场示范,确保每一环节技术要点落实到位,全方位提升烟农种烟技术水平与烟叶质量。 
开展竞赛,推动产业提质。围绕烟叶生产核心环节,制定多维度量化评分标准和激励奖项,对烟农实施“全程跟踪、分段打分、综合评定”,实现“每个环节有标准、每项操作有规范、每次考评有依据”,在全乡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重技能、强本领”的产业发展生态,为老厂乡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储备了一批懂技术、会操作的专业技能人才,促进烟叶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严格把关,维护烟农利益。自8月25日,开磅收购以来,老厂乡紧扣“保总量、保稳定、保均价、保进度、保增收”的“五保”目标,把好烤烟收购质量关和服务关,结合实际调整优化“站外分级+集中运输+代表交烟”收购流程,认真落实“高纯度、低等级”收购要求,科学合理排好烟农交售轮次和约定交售时间,坚持每日全面分析收购动态,要求分拣和定级人员恪守岗位职责,统一执行收购标准,坚决杜绝“人情烟”“关系烟”现象,严厉打击烟叶外流、烟霸等行为,确保收购工作稳步推进,切实维护广大烟农利益。 
2025年烤烟生产全过程,是老厂乡在新形势下强化组织保障、优化为农服务、推动产业提质、严抓质量管理、规范收购秩序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老厂乡将系统总结经验做法,持续提升烤烟生产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前谋划来年产业布局,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筑牢产业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