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要致富,产业是支柱”。今年以来,扬武镇老白甸村以党建引领促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不断探索,通过抓住“党建+产业”这个“牛鼻子”,培育出“烤烟+蔬菜”的发展模式,为群众增收致富开出“良方”。 “你现在就是先把根给它促起来,促起来后期你在补施化肥让棵木(植株)长起来,以后豆子不会有太大影响。”在老白甸村古母冲小组种植户的豌豆地里,村委会邀请的中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专家正耐心教授群众科学施肥,并就病虫害防治现场解答群众疑难。 种植户 普春梅:我们栽烟后豌豆种了10来年的历史,大家都会栽,但是栽种出来的效果达不到市场的要求,质量跟不上,今天村委会请来了专家来到我们田里,指导我们如何施肥,如何用药。以后,我相信经过他们的指导,豌豆会越来越好,产量会越来越高,相信跟得上市场的步伐,市场的要求、品质的要求我们栽得出来。 据了解,老白甸地处山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515亩。长期以来,由于山区地理条件及基础设施薄弱,群众以种植烤烟、玉米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农产品产值较低。为有效解决烟地冬闲的资源浪费,扩宽群众增收渠道,老白甸党总支依托本地气候、水源优势,在稳定烤烟支柱产业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引导群众在烤烟地套种秋豌豆、辣椒、冬瓜等蔬菜,实现一块地有两份收入。 老白甸村村委委员 郭新:我家(烤)烟收完后种了豌豆,豌豆的产量一亩在800至900公斤左右,产值在6000元至8000元,这块地今年从来没有闲置过,既有豌豆收入又有烤烟收入。 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老白甸村烟后豌豆种植规模不断壮大,种植面积达1800多亩,产值达1100多万元,烟后豌豆成为老白甸村冬季农业开发的特色产业,群众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老白甸村党总支书记 施永和:烤烟、蔬菜是我(们)老白甸村主导产业,烟后豌豆种植1800亩,为起到(做优)蔬菜产业,我们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把技术请进来,提高群众种植水平,让更好品质的蔬菜走向市场,切实让群众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