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张志敏同志始终扎根扬武镇经济发展一线,在面对扬武镇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时,敢于寻找“突破口”,多渠道多举措开展深入调研,提出“特色产业引领、多元经济并进”的发展思路,打通扬武镇经济“末梢”循环,以实干诠释责任与担当,用汗水浇灌发展硕果。
勇当学习“排头兵”,培育“四上”企业促发展。在工业经济领域深耕多年,张志敏始终保持着“空杯心态”,将学习作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无论是刚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还是复杂的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方法,他都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通过系统性学习补足知识短板。正是这份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让他成为工业经济领域当之无愧的“行家里手”。通过理论联系工作实际,对市场主体培育及“四上”企业纳规纳限高度重视,进一步落实工作机制,高位推动工业市场主体培育及“四上”企业纳规纳限工作,积极对扬武镇市场主体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判,为增加企业市场主体和“四上”企业纳规纳限工作提供服务保障。截至2025年6月,扬武镇共注册企业534户,“四上”企业2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户。 聚焦项目“主引擎”,提高经济积蓄发展动能。张志敏同志将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的“主抓手”,以“谋大招强”的魄力推动投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2025年全力配合市县部门推进仙福钢铁产能置换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和正大年产260万吨钢管制造项目(一期)并建成投产;仙福钢铁配套100万吨焦化项目开工建设、神龙年产200万吨金属基复合材料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抓实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立足镇域丰富光热资源优势,积极引领发展光伏产业,赚取“阳光收入”,走出了一条光伏发电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2025年高粱冲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岩子脚光伏发电项目二期稳步推进。同时,数字经济在张志敏同志不断协调下取得新进展,建成5G基站50个,云南正大钢管有限公司数控平台中心建设、新平鲁奎山光伏数字调度中心项目建设等项目有序开展。 深入企业“送服务”,打造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企业发展,是地方经济的筋骨血脉,更是民生福祉的源头活水。张志敏同志认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留住企业的关键。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他主动当起了政企之间的“店小二”,为企业提供全程跟踪帮办、代办服务,仙福钢铁连续两年入列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昆钢耐磨公司通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复审;恒泰、甬福两家企业成功认定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紫东农业成功申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他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企业,了解需求,常态化开展政企沟通交流,2024年遍访企业500余家,帮助企业解决行政审批、要素申报、融资需求等方面问题124个;净增市场经营主体100余户,实现纳规纳限6家,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个,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9亿元,将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用脚步丈量出营商环境的温度。 平凡的岗位上,张志敏同志以真心换企业安心,用担当书写服务企业的壮丽篇章。在未来的工作中,他将继续秉持服务精神,不断锤炼本领、提升自我,以更好的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让“说了就干、干就干成”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