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进行时·干部示范│扬武镇农经“活字典”普丽芬:扎根基层守初心 耕耘农经担使命


来源:扬武镇人民政府 时间:2025-07-29 11:07   点击率:0打印】【关闭

在扬武镇农业农村战线上,有一位被群众称为“农经活字典”的干部——普丽芬。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十余年来,她始终坚持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初心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用情用心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新时代农经人的风采。

筑牢“三资”管理防线,守护村集体“钱袋子”。农村经济管理不仅是数据与报表,更是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纽带”不仅受到农民群众广泛关注,也事关农村发展和稳定。为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普丽芬村入组认真摸清“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三资”管理范围和内容,协助10个村社区完善三资管理台账在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同时,她也积极到各个村(社区)开展“三资”管理业务培训,通过案例分析、现场答疑、实操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业务员们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无论是面对纷繁复杂的账目资料,还是解决各类“疑难杂症”,普丽芬认为,只有脚踏实地、心怀热忱,才能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合格农经人。她深扎工作一线推动扬武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措施不断强化“三资”委托代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共代管村、组集体资金8185.84万元。

助力农村宅基地联审联批,让群众安心省心放心建房对老百姓来说是大事要事,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为做好农村集体宅基地联审联批工作,普丽芬主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共同责任机制,优化细化工作流程,有序开展农村集体宅基地联审联批工作,确保农民住宅建设用地供应、宅基地分配、农民建房规划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工作中,她履职尽责,坚持“脚底板工作法”忙碌于田间地头的一座座房舍,实地核实农村宅基地审批建房情况,奔走于纠纷调解的“第一现场”,用真心化解矛盾,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快拿证”,切实解决建房难题,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村集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截至目前,扬武镇完成受理农村集体宅基地审批30宗。

土地流转搭桥梁,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土地流转是盘活资源、振兴乡村的“金钥匙”。为帮助群众进一步了解土地流转政策,普丽芬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以座谈交流、拉家常的轻松方式,详细解读相关政策对于村民们提出的各种疑问,从土地流转后的收益分配,到如何选择合适的流转对象,再到流转期限的确定等问题,都一一给予清晰解释“人找政策”变为“政策上门”。为确保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普丽芬尽职尽责,担当实干以群众视角重构流程,认真细致做好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防范、资料归档等服务工作,切实保护村集体和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帮助农户在流转土地后实现“租金+薪金”双增收,形成“家门口就业”的新局面。目前扬武镇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67亩,主要用于水果、花卉、药材及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建设等,实现经济收入3200万元。

在出色完成农经本职工作的同时,普丽芬同志还积极投身基层社会治理,主动延伸服务半径:她深入村户开展控辍保学劝返,用真情守护孩子们的受教育权利;参与重点项目搬迁动员宣传,耐心解读政策促成群众理解支持;发挥专业优势调解林权纠纷,以公平公正化解邻里矛盾;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以热血传递爱心……这些看似分外的“工作”,生动展现了一名基层农经工作者心系群众、服务社会的赤诚情怀。

普丽芬始终坚守着为农村管好“集体账”农民鼓起钱袋子的初心,日复一日坚守在岗位上办公室里深夜的灯光、田间地头沾满泥土的裤腿、宣讲台上沙哑的嗓音……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守护集体利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农经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扬武社区:扎实开展清河行动 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