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尤其是一些偏远乡村,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修路便成为各地实施扶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首选举措,也是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载体。新平漠沙镇胜利村最近因为修通了公路,解决了近三千人出行难的问题。 近日的一天清晨,在新平县漠沙镇胜利村,农户驾驶摩托车直接到自己的蔬菜地旁下地干活,交通的改善,受益的不仅是胜利村的传统产业。据胜利村利居小组村民杨永寿介绍过去公路不完善,交通不便,胜利村以种植包谷、甘蔗为主,农户收入不容乐观,随着农村公路网的建设,如今,胜利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试种蔬菜,蔬菜产业已成为胜利村的一张靓丽名片,杨永寿谈笑声中难掩喜悦之情。 据了解,新平县三级站——胜利路,建制村通水泥路建设工程投入871多万元,新建水泥道路路面宽度4.5米,总里程达12.6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有效解决了漠沙镇胜利村16个村民小组,2800余人出行难的问题,也直接惠及沿线千百万农民群众,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活跃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城乡交流,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深受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这天一大早,胜利村下炸池小组诺晓飞开着自家的面包车,载着爱人一起到田地里做农活,不但节省了以往在路途上耽搁的时间,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运送蔬菜、辣椒、玉米、甘蔗等农作物也方便了许多。诺晓飞说,以前我们这里水泥路不通到处都是泥巴,车也不会来,现在路通了,下雨天都可以干活计了,今天雾成这样突然下雨了我们都可以上来做活计,方便多了。 道路通了,住在高山上的少数民族群众思路也开阔了,纷纷利用地广人稀的优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各类蔬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