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沙镇关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相关措施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09-20 21:09   点击率:49打印】【关闭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基于这一战略部署,漠沙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既注重振兴乡村经济,同时也注重振兴乡村文化,不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催生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助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经验做法:

一、抓好理想信念教育

1、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能力,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抓实形势任务宣讲。紧密结合我镇实际与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宣讲活动,提高群众思想素质,用理论武装头脑。

3、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在各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广泛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利用“理论超市”进基层、学理论征文等形式抓好宣传教育。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

1、抓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利用农村建筑围墙、农户院墙和农村公共场所抓好文化墙建设,运用农民画、卡通画、山水画等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已在2个村建设文化墙, 2018年底前在建设15个村,并逐步实现全覆盖

2、培育新型农民。围绕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相关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做好科学知识、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

3、深化文明村镇创建。结合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通过环境整体提升、完善村规民约、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具体举措,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扮靓美丽乡村。

4、深化文明校园创建。继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经典诵读、“开学第一课、毕业加一课”、“法制教育”等教育实践活动,把学校建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加快乡村学校少年宫入驻及未成年人快乐营地建设。

5、进一步搞好“先进道德模范”选树推荐。发挥道德模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做好“文明”、“文明社区”建设,倡导诚信互助、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6、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积极动员全镇干部职工、教师、村干部、学生参与“学雷锋争创“仙湖卫士”实践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服务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一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持续推进文明交通、文明服务等专项行动。

7、强力净化农村社会环境。严厉打击农村违法犯罪,开展“黄赌毒”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集中力量打击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引导农民自我教育,推进农村社会风气好转。

三、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1、加大“送文化”力度。承接市、县三下乡活动、新平滇花艺术团文化惠演,及“中国梦·大地情”文化惠民等文艺演出。实施“2131”免费电影放映工程

2、健全完善镇村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整合镇街文化广场、农村文化室、健身广场等设施,启动乡村大舞台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传承弘扬镇域优秀民间文化。依托文化站,充分挖掘利用我镇花腰傣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扶持花腰傣的舞蹈、小调等文艺发展努力培育一批花腰傣文化名村、名人、名品。

4、健全完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依托服务平台,着力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5、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清脏治乱行动,进一步完善《漠沙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强化环境网格化管理,配齐保洁人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巩固美丽和谐漠沙建设成果。

存在问题及困难:

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村(社区)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不如物质文明,摸得着,看得见,体现政绩明显,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认为经济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上去,先把经济抓上去,再抓精神文明也不迟。

2、阵地建设滞后。目前,阵地建设在我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虽有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由于缺乏资金,部分村(社区)的文化活动室,设施不齐、设备老化占绝大多数,且没有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生活单调。

3、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多,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没能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措施意见:

一、要坚持以民为本,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是根本,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用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农民,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二是加强农民的文化科学知识、法制教育知识的渗透和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懂法律的新型农民。

二、加快阵地建设,推进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平台。一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乡镇宣传站、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农家书屋、图书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二是切实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努力做到有场所、有设备、有管理、有效益。三是优化载体,活跃文化生活。要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

三、按照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要求,提高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上一篇:漠沙镇持续发力推动人居环境大变样
下一篇:漠沙: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