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全镇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批2人次,现已办结。办理县信访局交办信件17件,办结14件,正在办理3件。2018年以来全镇各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2件调处成功202件,其中:村(社区)调委会调解189件、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13件。漠沙法庭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40件,未结58件,调解134件,撤诉32件,判决43件。一件件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 首先,漠沙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由分管信访维稳信访工作的镇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具体负责信访工作,把信访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调研解决重大信访案件,对各村(社区)实行村(社区)支书负责制,明确责任,此外,把信访工作纳入村(社区)、单位绩效考核内容,每年对各村(社区)、各单位进行两次督促检查,年进行一次考核,对完不成任务的实行评先一票否决,充分调动各村(社区)、各单位信访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实行镇党政班子成员每日值勤接待制。镇党委政府根据信访工作突发性的特点,对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了轮班值勤,发现群众上访及时处理,决不拖延,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给上访群众一个明确的答复,限期解决,避免了矛盾的激化。第三,进一步明确了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负责人岗位责任,时限要求及责任追究。对处置不力,激化矛盾造成群体事件或越级上访的责任人给予党政纪处分以及追究相关责任。 (二)健全信访各项工作制度,抓好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访接待制,信访工作联络制,信访岗位责任追究制,矛盾纠纷排查制等五项信访工作制,对重点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到底,各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使信访处理工作开展的更顺利、更及时。此外,加强信访档案的管理,对信访案件及时登记,并对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记载,为以后的工作留下珍贵的资料。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完善了矛盾排调中心,做到了办公地点、人员、资金三到位,对各项工作制度全部上墙,使这项工作更加规范化。 2.抓好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工作。(1)在信访事项登记受理方面做到了以下五点:一是信访信息系统应用情况,不存在至今未联、联而不用问题。二是信访信息录入情况,不存在应录未录、未及时录入问题,信访人、信访事项基本信息没有错登漏登问题。 三是信访信息内容准确规范情况,信访事项内容分类、信访目的登记准确,信访概况登录完整规范。四是信访事项受理及时、规范,全部下达书面受理告知,告知书内容格式规范、送达及时,没有超期未受理或者超期未出具受理告知书的情况。 五是信访数据上传情况,不存在延时上传、选择性上传问题,受理告知情况及时上传。 (2)在信访事项办理督办方面做到了两点: 一是信访部门转送、交办件及时接受处理,严格按照《信访条例》规定转送到有权办理的部门,受理办理、依法分类处理准确、规范。 二是信访事项办理程序规范,无超期未办理、超期未办结且未向群众告知的情况,办理情况及时送达信访人,送达规范,有明确告知信访复查复核权利,办理情况及时上传系统。 (三)建立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搞好案件处理 1.在各村(社区)、各单位设立信访工作联络员,建立起了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排查网络。镇属各单位的信访联络员由富有农村(社区)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村(社区)信访工作联络员由村(社区)里的调解主任或治保主任担任,镇信访维稳信访中心定期听取各村(社区)、各单位信访联络员的汇报,对排查出的信访隐患,及时组织人力进行处理,确保了矛盾不被激化。 2.镇主要领导包案。对一些重点疑难案件,由镇党委书记或镇长亲自包案,亲自接访,亲自调度,拍板定案,促使老大难问题及时得到化解,使多数纠纷得到解决。 3.派驻工作组。对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上访案件或是群众矛盾比较尖锐的案件,镇上就抽调各有关部门精干得力人员组成工作组具体调查解决。一方面显示政府的重视程度,平息群众情绪,另一方面便于在较短的时间,查清事实给群众一个明白。今年以来,多次派驻工作组进村(社区)调查,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如特行果业引水、大戛高速路土地征用涉及群众的上访等。 4.强化协调和督导。为确保将解决处理信访问题的意见落到实处。从根本上减少群众的重复上访。漠沙镇加大对信访工作督导力度,镇信访维稳信访中心每月召开一次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例会,由主管信访的领导总结一个月来的信访苗头及信访案件处理情况,对重点案件,集体协商,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案件的及时解决。 二、当前信访形势的分析 当前,全镇总体形势是好的,治安良好,社会和谐稳定。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访工作形势越来越严峻,目前漠沙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调解主任的补贴偏低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不利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开展; 二是土地确权工作开展以来,涉及土地、山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历史遗留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解决难度非常大。如漠沙镇曼勒社区新云盘小组8户村民和平安村委会啊波得小组4户村民对土地确权公示的面积不予确认,并常诉常访。 三是涉及土地征用、土地规划利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转让、等方面引发的矛盾纠纷日趋增多。如“大戛”高速公路土地征用补偿费引发的一系列矛盾纠纷。 四是非正常上访有上升趋势,重诉重访、无理上访、非正常上访人员增多,信访维稳压力大。通过摸排,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1.涉军人员共有200多人,这些群体诉求各不相同,参战退役军人、参加川滇地区平反作乱、两援人员、出国参战民兵民和60岁以上农村退伍军人要求提高待遇,而守备二师、文山武警边防支队人员则要求享受补助。 2.六十年代易峨修路民工63人(当时参加修路人员为170人,曾经上访过或有可能上访人员33人,资助或参与谋划人员31人),以冯恩光为首,其余人员响应,此群体团体意识强,互相沟通默契,他们的诉求是要求解决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 3.长期重诉重访、无理上访重点人员3人(杨国忠,漠沙镇峨德村委会下新村现住堵岭电站丫口,所反映事项为要求政府重新划地给他们用于栽种;胡显顺,漠沙镇龙河社区仙鹤村小组人,所反映事项为与妻子离婚后土地问题;张云仙,住漠沙镇攀枝花路11号,所反映事项为与丈夫离婚后想占用丈夫所属的房屋产权)。 4.以田高明、李文才等人为首的漠沙农场(云南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新平分所)原住民后裔出现了常诉常访的势头,近段时间他们还扬言要进住漠沙农场分田地。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与镇辖区各单位协调不够,信访信息互通、重要信访案件协调办理有待加强。 (二)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极少数信访者吃准了政府要稳定的“软肋”,就抱有“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把上访作为要挟政府的砝码,甚至仿效其它地方的做法越级多头上访。 (三)信访办力量薄弱,职能不能体现,信息收集整理和情况跟踪反馈相对滞后,职能与实际工作需要不配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