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沙镇曼勒社区——产业振兴传递“致富套餐”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1-06-18 16:06   点击率:332打印】【关闭

漠沙镇曼勒社区地处哀牢山脚、红河上游,属于河谷热区;辖27个居民小组13555674人,社区党总支下设2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57名。依托坝区优势,曼勒社区大力发展反季蔬菜、热果等经济作物,2020年社区经济总收入达21322.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0241元,村集体收入达6.47万元。2019年、2020年被评为新平县“产业发展红旗村”。

 

微信图片_20210616175724.jpg

图为曼勒社区班子合影

 

 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党总支书记“苦瓜大王”杨文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主动贴近民生生活、主动解决民生诉求,走访村居,帮助排忧解难,“两委”班子成员思想同一、工作同轨、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分工合理,团结协作,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火车头”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为发展好社区的果蔬产业,曼勒社区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增强班子号召力,着实提升班子战斗力、凝聚力。目前,社区已形成“党建+产业”的良好循环,以“稻+N”循环生态种养殖模式,主要种植粮食、反季蔬菜、热果等经济作物,并建成了小型果蔬冷库13座,蔬菜交易市场1个,交易网点8个。农业特色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实现党建与产业双促进、双提升。

 抓服务,做示范,引领产业发展。20045月社区成立“苦瓜协会”并成立党支部,以“支部+协会+公司+市场”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绿色蔬菜品牌,强化技术示范和创新,抓支部基地示范,把种植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成为研究基地、转化基地、辐射基地。通过基地示范,新品种、新技术迅速传播到会员和农户中,注重党员示范、会员带动服务作用,以支部基地为中心,建立10个“协会班子示范户”,51个“党员科技示范户”和250个“一帮五传帮带”结对互助活动。指定一名懂技术的党员会员负责一个片区技术指导。实现了由粗放型种植向技术型种植转化,连茬种植向“早稻-秋苦瓜-晚稻-冬苦瓜”的轮作转变,由常规生产模式向无公害食品生产转变。通过党建引领、协会带动和农户自身发展,曼勒苦瓜产业实现了“三个”突破,即种植面积突破10000亩,总产量突破3750万公斤,产值突破7410万元。

 抓品牌,强效益,促进产业升级。按照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多化同步,整体推进”的思路,动员引导群众使用生态低毒农药化肥,逐步减少施用量,实现从追求产量到追求质量的农业生产理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农业。进一步推进种植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制定种植管理技术标准,逐步提升高质量农产品市场供给。以大曼妹、小曼妹等6个小组1000亩无公害苦瓜种植示范核心区,辐射带动21个小组种植绿色无公害苦瓜6640亩,推广喷滴灌栽培技术4400亩,逐步实行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价格销售,群众农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结合广阔的市场前景,尝试种植豇豆、秋葵、小米辣、羊角蜜等品种,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科技”的模式进行培育栽种豇豆2385亩,实现产值2504万元;秋葵472亩,实现产值755万元;小米辣350亩,实现产值525万元;羊角蜜甜瓜约40余亩,实现产值约40余万元。同时,通过“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的模式,为入社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断地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增加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上一篇:漠沙:党建引领助推农村户外广告 “假乱俗”乱象清理整治
下一篇:漠沙中学举行暖心活动为学生加油打气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