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甸乡:依山傍水 打赢环境整治持久战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08-03 16:08   点击率:22打印】【关闭

近年来,平甸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立人居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致力打赢环境整治持久战。

对平甸而言,大气磅礴的山水风光,就是大自然和祖祖辈辈最好的馈赠,就是我们振兴发展、造福于民的宝贵资源。平甸乡10个村民委员会97个村民小组全部投入到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全面实施环境清洁保护工作。

平甸乡各村长期以来存在不少的环境问题,比如各村垃圾池数量少,收运不集中;部分村内环境脏、乱、差比较凸显;村内道路无人打扫的情况比较普遍;群众对村庄卫生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等。平甸乡结合实际情况,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实行“联系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片”的方式,明确工作目标,划定垃圾焚烧点、病死畜禽填埋点、垃圾池建设点、简易垃圾填埋场等。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建立门前三包、《村规民约》、保洁员制度的长效机制雇用卫生保洁员100人、卫生监督员102人

平甸乡桃孔村在乡村环境保洁工作中,以实现“村庄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睦邻友好”总目标,制定了多项保洁管理制度,成立卫生监督组,指定专人负责,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扫、3天一中扫、7天一大扫”责任把工作落到实处,责任落实到人,督促小组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管理工作。各小组开展每月一次的检查评比活动制定了相应的环境卫生整治管理考核办法,以督促村各小组加强环境保洁意识。他们以以点带面的形式,制定和实施的卫生评比细则(五星:室外星室内星无害星仪表星义务星)也起到了很好的成效。

在项目上,目前小石缸村、桃孔村、磨皮村、费贾村、白鹤村和宁河村的垃圾由垃圾收运车辆统一收运处理,其他村组由简易垃圾池统一简易填埋焚烧处理。2017年新配置垃圾箱15个,建设排污沟7条3.483千米,蓄水池16个1500立方米,公厕3座,绿化120株,亮化100盏,水网改造2件4.6千米,电网改造2件28千米。

红星老余寨小组和费贾龙王哨小组人居环境建设工程分配到位资金共计60万元,现已建设完工,完成投资70万元,自筹10万元。

现有农村公厕75个,水冲厕有9个,分别为宁河朵舍宗、桃孔河坎、白鹤石头村大寨、小石缸尼底冲、磨皮尼黑达、梭克啊奴代下寨,部分水源不便的地方多为旱厕;镇区公厕为乡政府所在区域。

污水由沟渠简易排放,实现整治村建设的弥勒村者味莫、梭克村梭克、宁河村朵舍宗和小马塘、者甸村白鹤塘、白鹤村石头村和石头村大寨、费贾村小费贾、桃孔村河坎、小石缸村老沐寨全部有管网、过滤池进行简易处理。“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的实施,使村庄建设更为规整,道路的硬化让村庄看起来更为“洁净”,让村庄环境保洁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人居环境,为了能更好的规划乡村建设,开展了拆临拆违工作,目前累计拆除面积共计10639.1m2。拆除工作的开展,使村庄道路得到了扩展,乡村的建设更加规范,使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改善、更加方便。

平甸乡在开展乡村环境整治的工作中,全面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宣传了健康环境理念,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居民卫生意识、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工作的开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1)工作开展以来部分村民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人居环境整治问题认识不到位,不能深刻理解和执行村规民约取得的成果得不到进一步和持续的巩固2)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人畜混居、污水乱排、垃圾乱丢现象仍然较为突出;3)部分村组干部和村民对保洁收费制度接收程度不高,认识不到位,导致工作推进缓慢。

下一步,平甸乡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投入,逐步配套相应设施,加强宣传,提高村民素质,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平甸乡村环境保洁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在县住建局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乡域环境的管理水平,切实巩固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成果,建设更加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


上一篇:西藏自治区纪委到平甸考察五级联动工作
下一篇:平甸乡林业站职工走访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