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甸桃孔:文明乡风促法治 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09-20 17:09   点击率:43打印】【关闭

近年来,平甸乡桃孔村以制度做保障,以民主促法治,积极落实村规民约、党员积分制、议事决策规则等规章制度,德治、自治、法治得到了有效结合,全村乡风文明、民主法治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今年7月出炉的全国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名单中,桃孔村榜上有名。

IMG_6091_副本.jpg

在桃孔村20多米的文化长廊上,仁、义、礼、智、信等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出来,时刻启迪着做人的准则和要求。  

桃孔村党总支书记马光会:“长廊上的内容,是我们国家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礼仪文化。只有人人都学懂看懂这些礼仪,才能规范我们自己的行为,也才能遵纪守法。”

IMG_6361_副本.jpg

在桃孔村,家家户户都有一本制定了14年,也实施了14年的《村规民约》手册,大到村庄秩序、乡风文明,小到家庭邻里、和睦共处,事关生产生活里的各方各面都进行了详细规定,是全村生产生活有序进行的重要遵循。

IMG_6432_副本.jpg

IMG_6440_副本.jpg

桃孔村村民马忠云:“这本书涉及我们村的方方面面,还是比较全面,比如邻里关系,社会治安,这些都写的非常好,涉及的方面也广。”

桃孔村村民李雪梅:“(村规民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夫妻关系改善了。邻里关系也改善了,赡养老人这些都得到了改善,不管是什么方面都得到改善。因为它有个约束在里面。约束自己,约束大家的行为。”

IMG_6465_副本.jpg

近年来,桃孔村还首创了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将党员积分制融入村庄治理、民主建设等各项管理工作中,提高党员先锋模范能动性,带动乡村文明管理、法治管理。

桃孔村河坎小组的乡村道路建设过程中,涉及多家杂屋、猪舍的拆除工作,由村规民约规定:道路建设属于村里的重点项目建设,一般拆除达不到补偿标准。共产党员李云昌就主动带头,无偿拆除了自家拦在路中的猪圈,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桃孔村党员马光富:“以前从这里过来都是我家的猪圈,为了方便群众,大家好,我也好,家家户户都通路,占着了(也无所谓),也不只为了谁好,个个都要好。”

IMG_6502_副本.jpg

2016年以来,全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涉及征用土地53亩,拆除农危房113户,均实现了矛盾纠纷及时排解,群众称心满意,上访事件零发生。

桃孔村治保主任李云昌:“我们村的村规民约,规章制度出来以后,给我们在调解方面提供了一些调解的依据。这两年以来,调解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基本是到95%以上,基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我们村内发生的民间矛盾纠纷基本得到解决,老百姓还是相当认可的。”

IMG_6343_副本.jpg

在民主法治村建设中,桃孔村以制度作保障、党员带头做模范,致力于打造文明乡风新风尚,全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员积分制、《议事决策规则》《村民大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得到群众有效认可,桃孔村将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村规民约,使村规民约充分体现村民自律精神,真正成为促进村民自治、深受广大村民欢迎、大家共同自觉遵守的好公约。村“两委”依法执政兴村,群众依法办事水平不断提高,德治、自治、法治实现有效结合,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IMG_6341_副本.jpg

桃孔村党总支书记马光会:“乡村振兴建设一律离不开社会的和谐,今后我们将再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把我们这两年的经验总结提升,把我们不足的这些短板补足,实现民主与法制建设双推进,互相促进。”


上一篇:平甸乡法治文艺建设迈出新步伐
下一篇:平甸乡开展“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推进会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