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皮花鼓舞是平甸乡彝族民族民间传统舞蹈。2006年被批准公布为玉溪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被省民委批准列为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2013年12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人队伍,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与发展,10月18日,平甸乡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在新平县体育馆综合训练馆举办磨皮花鼓舞培训班,来自6个村委会的80名文艺骨干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邀请了原玉溪市艺术研究所、国家一级编导褚永英和县文艺工作者到场指导,结合省、市、县级花鼓舞传承人现场示范教学的培训方式,使参训人员深刻的理解了磨皮花鼓舞的意义,让学员们能更专业、更全面的掌握磨皮花鼓舞的表演技巧和表达内容,让磨皮花鼓舞为更多人所知并广泛流传。 
磨皮花鼓舞县级传承人易晓英:磨皮花鼓舞历史悠久,我是从老祖祖那代(就传下来了),传到我这代已经是第六代了,把磨皮花鼓舞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下来是很有意义的,我会把磨皮花鼓舞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培训学员易香竹:磨皮花鼓舞是彝族文化的一种,今天我们乡组织我们来这里集中学习,通过学习使我们对磨皮花鼓舞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会好好学习,将磨皮花鼓舞的文化继续发扬下去。 
近年来,平甸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把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日事议程,积极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深入挖掘农民工文艺骨干,进一步推进“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加快文化人才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此次培训除了磨皮花鼓舞教学外,还教授了新平本地民族歌曲和民族舞蹈表演,通过综合培训,让学员们了解到了多种本地民族文化,进一步提高了学员的综合演艺水平,增强了学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效提升民族文化传播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推动深入开展,对推动平甸乡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传承、保护工作发挥重要作用,为平甸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打下基础,加快平甸“民族文化传承示范乡”的建设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