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防汛” 筑牢“红色堤坝”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07-09 10:07   点击率:140打印】【关闭

      今年以来,平甸乡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严密防汛组织体系,开展防汛减灾工作,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减灾一线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堤坝”,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IMG_7651.JPG

        提前谋划部署,铸牢防汛减灾“保障屏”

       专题召开抗旱及防汛工作会,完善平甸乡2023年28座小(二)型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和调度运用方案》,调整防汛抗旱及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面压实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建立网格化防汛应急责任体系,党政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靠前指挥,深入各村掌握一手资料,党员干部亮身份下沉一线,指导各村完善应急方案。成立28个水库防汛应急指挥部,下设报汛组、抢险组、后勤组,制定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流程、分级响应措施,总结前期防汛演练经验,按照防汛应急预案,提前储备各类防汛物资。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切实做到工作上早部署,责任上再落实,措施上更精细,真正把责任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到实处,坚决守牢汛期安全底线,铸牢防汛安全屏障。

IMG_9035.JPG

       广泛宣传引导,打好防汛减灾“防御针”

      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网格员作用,落实“乡党委—村党总支—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户”网格体系,绷紧安全弦,防汛不松懈。今年以来,充分利用各级微信群、云岭先锋APP,第一时间发布气象风险预警、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雨情通报信息等80余期,让各村各小组第一时间掌握天气情况,增强防范意识,及时做好应变防灾减灾工作。同时,出动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500余人次,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村民会议、村内大喇叭等方式宣传抗旱防汛知识,将“防灾避险措施”“防汛自救技能”等送到基层最前沿,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把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防汛抗旱第一线。

IMG_0455.JPG

       健全应急保障,织密防汛减灾“防护网” 

       建立“应急机制+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的应急保障体系。完善乡村两级应急方案,组建防汛抗旱应急指挥体系成员117人,开展预防地震和增强防震避震常识培训及地震应急预防演练1次,开展应对洪涝灾害及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次,村级开展应急演练20余次,提高应对突发汛情、险情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辖区内所有水库、坝塘全覆盖排查,迅速推进隐患整改,确保安全度汛。坚持常备不懈,全面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成立乡指挥中心1个,建立1支以党员、退伍军人为先锋突击队的应急救援队伍,并细化分工为报务员、卫生员、救援员、侦查员、驾驶员等,筑起防汛减灾红色防线。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备足对讲机、液压钳、锹镐、救生背心、救生圈、救生包、应急照明灯等70余种应急防灾减灾装备物资,对所有物资进行登记造册、台账管理、妥善保管,并不定期清点维护装备,确保全乡防汛物资关键时刻能调得动、运得快、用得上,为抢险准备打好了物资基础,切实织密防汛减灾“防护网”。

IMG_8408.JPG

上一篇:新平县阿者河水库建设项目开工建设
下一篇:平甸乡:“小飞机”成为群众的大“大帮手”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