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平甸乡切实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协调,多方筹措资金,全面动员群众,以完善农村村庄道路建设,补齐乡村振兴短板,进一步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不上坡不下坡进不了下新田”。这是对宁河村下新田小组山高路险的真实写照。近日,走进平甸乡宁河村下新田小组,只见一条条崭新的村组路映入眼帘,施工队正在忙碌的铺设即将竣工的道路。看着眼前正在施工硬化的道路,宁河村下新田小组组长祝李旺感慨万千:“我们下新田搬来这里有20多年了,以前这些村庄路是土路,不好走。我们通过召开群众‘一事一议’会议后,一致同意铺水泥路,石头由老百姓筹备,路由施工队来铺设。路铺好以后,路两边要栽果树及花花草草进行美化。以前路没有硬化的时候非常难走,铺了之后,家家户户也好打扫卫生了。 
为学好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不断改善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平甸乡宁河村将村组道路建设视为回应群众期盼,解决群众需求,方便群众出行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按照“村党组织实施、党员带头、投工投劳”的思路,优先解决最难行的路。自2023年以来,平甸乡组织新修水泥路11.7公里,惠及3 个村3763名群众,基本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历史,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广泛好评。宁河村党总支副书记易学生介绍:“为认真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我们宁河村结合自身实际,消除等靠要思想,对目前没有硬化村庄道路的下新田小组进行了道路硬化。目前整个村庄道路硬化将要收尾结束,共硬化道路800多米,切实提升人居环境和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打通整个村的‘最后一公里’。” 
路通百业兴。在平甸乡,自然村组通户硬化路工程的全面实施,不仅能够打通群众在出行、就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发展之路,也为乡村环境改善、乡风文明培育创造了条件。道路硬化之处,群众主动清路障、修路基,积极改厕、改圈,参与环境综合整治,文明乡风逐步形成,村容村貌显著变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