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水 项目施工期间的废水包括施工生产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是施工机械的清洗废水、冷却水、保养废水等,在施工现场设置简易的隔油、沉淀设施,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施工废水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场地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员工清洁污水,产生量较少,排至项目设置的沉砂池沉淀后用于项目场地洒水降尘。对周围水环境影响不大。 (2)废气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影响以扬尘为主,施工期采取洒水降尘、道路施工沿线设置围挡等相应的扬尘防治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产生的尾气污染在空气中经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项目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影响小。 (3)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中各种施工机械、汽车运输等施工活动。项目夜间不施工,噪声具有不连续、暂时性特点,且随施工结束而消失,对环境影响不大。 (4)固废 施工过程中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土石方及建筑垃圾。土石方在项目内全部回填,建筑垃圾运输至大摈榔文化旅游广场堆放点堆放。项目固废处置率可达100%,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 (1)废水 项目道路铺设有雨水管、污水管,且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可与周围道路现有管网对接,能对周边雨水、污水进行有效收集,项目道路运营过程中无污水产生源,道路路面径流由雨水管收集排至周围地表水体,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2)废气 项目运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源于通行车辆尾气,污染物主要为CO、NO2。 根据预测南引路距离道路中心线20m处及以后的范围内CO日均浓度和高峰小时浓度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滨江路距离道路中心线1m处及以后的范围内CO日均浓度和高峰小时浓度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南引路距离中心线80m处及以后的范围内NO2日均浓度和高峰小时浓度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滨江路距离中心线40m处及以后的范围内NO2日均浓度和高峰小时浓度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对大气环境影响小。 (3)噪声 项目运营期,交通噪声随着距道路红线距离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小;同时,随着营运期的增长,车流量的增大,交通噪声声级值也随之增强。预测结果分析,运营期昼间近期、中期在道路红线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2类区标准限值,远期夜间在南引路沿线居民点处无法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标准要求。 通过在道路沿线设置减速标志、设置减速带、加强交通管理等措施后对周围声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 (4)固废 项目运营期固废来自于道路沿线设置的公交站台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率100%,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废水 ①桥台基础施工采用围堰施工,并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截流沟、沉淀池、隔油池。 ②桥台施工产生的基坑涌水,统一由泵抽至沉淀池、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不外排。 ③在施工区合理设置临时截排水沟及沉砂池等水保设施,并定期维护巡查,保持排水畅通。施工区雨天地表径流经排水沟、沉砂池收集和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禁止雨天地表径流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沿线水体。 ④施工开挖土石方作为弃土,及时运至弃土场处置,禁止随意堆放,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做到“边防护,边施工”。 ⑤采用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及时对开挖出的路基以及填筑后的松散的路基地表进行压实。 ⑥施工场地和临时表土堆场设置远离河流,同时在每个临时表土堆场周围设施截排水设施和拦挡措施。 ⑦道路施工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筑路材料的特点,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遮盖围挡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材料的使用阶段,防止材料运输和贮存不当对水体造成污染。 ⑧施工场的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堆场应设置挡护措施,避免筑路材料被雨水冲刷后进入水体;此外,做好施工场区地表的清洁工作,防止雨天大量泥沙、油污随地表径流进入附近水体。 ⑨项目施工建设材料、弃渣、弃土等不得占用河道的滩涂用地,应及时运走。 (2)废气 ①配备专门的洒水车辆,适时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抑尘,防止尘土飞扬。 ②建筑垃圾采用封闭运输,运输车辆出工地必须对附着在车身的渣土进行清扫。 ③在粉状货物运输过程中,监督车辆按照环境保护要求采取防尘措施,凡有货物跌落的地方也应有及时清扫,道路两端各设置一个车辆车轮清洗池,防止车辆车轮带泥上路。 ④专人负责施工场地的清洁打扫,保证施工场地和道路的清洁。 ⑤使用商品混凝土,尽量缩短工期,减小施工废气的影响。 (3)噪声 ①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车辆、机械进行合理调度,禁止多台高噪声施工机械同时施工,减少施工噪声产生。 ②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 ③运输车辆应采取减速,做好文明运输工作,减缓运输噪声对周围的影响。 ④加快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工期。 (4)固废 ①产生的建筑垃圾运输至大槟榔文化旅游广场堆放点堆放,对运输车辆要求在运输过程中采取加盖等措施。 ②土石方在项目内全部回填。 (二)运营期 (1)大气防治措施 ①在道路两侧多植树、种草,绿化树种应选用对NO2吸收效果较好的树种。 ②加强管理,对上路车辆进行检查,禁止车况差、超载、遮盖不严容易洒落的车辆上路。 ③加强路面养护和清洁,维护良好的路况,保证汽车在良好的路况下行驶,减少扬尘和尾气污染。 (2)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强运营期管理的管理,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的污染物,减缓因路面径流冲刷造成的污染。 ②制定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落水后的应急措施管理办法,减少交通事故对地表水的影响。 (3)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结合道路绿化设计要求,加强交叉路口处道路两侧绿化,绿化宜根据项目地自然条件选择枝叶繁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乔、灌、草应合理搭配密植。 ②设置减速标志,行车道设置减速带,尽量降低噪声影响。 ③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交通管理,限制车况差、超载车辆驶入道路。 (4)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①站台设置垃圾收集箱。 ②定期进行道路清扫,产生的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