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19年6月6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9-06-06 09:06   点击率:235打印】【关闭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1966日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分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7-7015338(新平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窗口)、0877-7018658 (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行政审批股)

     真:0877-7019286

 通讯地址:新平县平山路33号(新平县人民政府第二办公区8楼)
   
    编:653499

公示时限:201966 613日(5个工作日)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类型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戛洒辣子箐建筑材料加工及堆放场地建设项目

新平县戛洒镇戛洒社区辣子箐

新平天德石场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报告表

云南湖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备案证显示占地面积为30000m2,根据租地协议实为26666.7m2,建设一条建筑砂石料生产线,利用昆钢大红山铁矿矿山开采过程产生的废石料作为生产原料,年产建筑砂石料35万吨,其中石粉3万吨(0-3.5mm)、公分石8万吨(7-15mm)、瓜子石24万吨(15-20mm的12万吨,直径20-30mm的12万吨)。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工程环保投资3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6%

 

(一)施工期

1)废水

项目区在该项目未建设时已平整了场地,无需进行场地平整等。项目施工期间主要进行焊接活动,无需对施工机械进行冲洗,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期生活废水主要是盥洗废水可用于场地降尘用水、不外排。

在施工时现行修建规划建设的两条截排水沟,即厂区东南部沿生产线修建一条截排水沟、收集初期雨水、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为7.5 m3,厂区南部西北侧沿办公区修建一条截排水沟、收集初期雨水、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为7.5 m3。因此施工期雨水经沉淀后最大限度回用于施工过程和道路降尘余量通过雨水沟渠外排对地表水影响不大。

2)废气

建设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来源于施工,建筑材料搬运及堆放,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运输车辆的装卸等造成施工期扬尘的污染,在干季风大的情况下,以上建筑过程会导致施工现场空气中粉尘颗粒物浓度升高,影响所在区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

项目由于施工内容较简单且地势较平坦开挖量较小,因此施工扬尘产生量也较同类较小。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加强监督管理,文明作业,在施工作业中扬尘较大时采取了洒水降尘等措施,使产生的扬尘降到最低限度,本项目在施工期应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①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降尘,在晴天及风大时,加大了洒水量及洒水频次;

②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低速、限速行驶,减少了产尘量;

③施工场地四周设施围挡,减少扬尘对厂区内已有项目的影响。

3)噪声

本项目周边50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施工期间噪声仅对来往行人造成一定的影响。本项目施工内容简单,施工期较短,只要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注意机械的保养、合理操作,使施工机械运作在最低声级水平,同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则施工噪声对于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影响是短暂的,施工噪声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

4)固废

项目破碎机采取半地下式,在设备安装和沉淀池施工前需度地面进行开挖,开挖期间将会产生少量土石方,土石方产生后可用于项目内地势平整或周边绿化覆土,不外运;建筑垃圾主要以废钢材等惰性材料为主,能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不能回收的统一收集后外售;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二)运营期

1)废水

1.生产用水

项目生产过程中用水主要为碎石和筛分加工抑尘用水,根据工程分析洒水抑尘用水量为46.6m3/d9320m3/a;抑尘用水来自沉淀池收集水,不足部分由供水管网供给。抑尘用水通过渗入石子以及蒸发等作用全部消耗,不外排,对项目周边地表水体影响较小。

2.产品堆场(含铲装料)抑尘用水

厂区产品堆场抑尘用水量为5.2m3/d1040m3/a;抑尘用水来自沉淀池收集水,不足部分由供水管网供给。抑尘用水通过渗入石子以及蒸发等作用全部消耗,不外排的情况下,对项目周边地表水体影响较小。

3.场区初期雨水

由于项目为石子加工业,厂区由于由于运输车辆、铲车等输送物料时会泄漏碎石料在地面上,另外场区加工粉尘也会通过自然沉降在地面上,降雨时场区初期雨水含SS浓度较大,环评要求对前15min 雨水进行收集,汇集量约14.5m3/次,厂区建设2个初期雨水收集池(有效容积为7.5m37.5m3),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后用于料场洒水降尘等综合利用、不外排。因此,要求建设单位对初期雨水全部收集沉淀处理,禁止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厂区初期雨水经收集进入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生产抑尘用水,生产区初期雨水得到合理有效处置。即使在暴雨期间,项目沉淀池溢流废水排入河道后,因废水水质简单(SS),且SS浓度因暴雨稀释排至困龙河中对地表水环境影响是暂时的,是可以接受的。

为确保本项目厂区初期雨水实现全覆盖收集,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厂区周围修建雨水导流沟,避免厂区外雨水排至厂内;厂内成品堆场应使用废石料(原料、粒径为5-50cm)进行围档,避免泥沙受雨水冲刷排至外环境。

②为减少项目初期雨水收集池处理负荷,办公生活区的雨水管沟应与生产区域分隔开,生活区雨水通过导流沟排入地势较低的项目区西南侧。

③根据项目工程设计方案,本项目拟设置2个废水沉淀池,主要用于收集生初期雨水,沉淀总容积为15m³,沉淀池采用混凝土硬化防渗设置。

4.生活污水

项目内不提供食宿,项目区内设置有旱厕,生活废水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等、不外排,对周围地表水体影响较小。

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中绿化用水标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达标后全部回用于生产降尘等。运营期产生的污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2)废气

1.运输扬尘及尾气

车辆通过道路的扬尘起尘量与路面的平整度、含尘量、含水率、风速、空气的温度、湿度、车胎的面积、行车速度、车辆密度及运输量等多种因素有关。当车辆经过时,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较高,项目运输道路主要路线为当地乡道、路面较好,同时项目原料运输沿线200m范围内无关心点分布,项目运输扬尘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项目区范围,在大风天气、干燥天气情况下对加大对场地洒水降尘,同时运输车辆采取篷布遮盖,不得超载运输。

此外,运营期间原料、产品运输车辆进出项目区时将产生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主要成分为CONOx和总碳氢化合物(THC),尤其在怠速和慢速行驶时,汽车尾气中污染物含量最高,运营期间车辆尾气主要通过自然扩散和绿化植物吸附降低其影响程度。

2.恶臭

项目设有垃圾收集桶,垃圾在收集将会产生一定异味,主要为恶臭,产生量不大,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为了避免垃圾桶恶臭影响环境空气,垃圾收集桶的设置尽量位于绿化带附近,避免垃圾长时间的堆积、霉变,减缓垃圾的异味产生,因此,项目的垃圾收集点产生的异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

3.公厕

公厕使用过程中不及时清理会产生恶臭气体,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下风向一定范围之内,使人的嗅觉有不舒服感,为了减少使用过程中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将委托清洁人员对公厕清扫、定期消毒。

采取上述措施后,无组织排放粉尘排放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恶臭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新改扩)标准中的排放限值。

3)噪声

本项目夜间不进行生产,夜间对周围环境无影响。经现场调查,项目周边500m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点,运营期间项目噪声产生的影响是较小的。

本着环境保护的原则在运营期应采取以下措施:

1.选取噪声相对较小的设备,从源头削减污染源;

2.通过合理布局等措施,将噪声较大的颚式破碎机置于半地下;

3.对噪声源采取减震并置于车间内等措施;

4.合理安排生产时间;

5.加强路面养护,保证路面平整,若路面出现坑洼,应及时修复。

厂界能满足《工厂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废

营运期固废主要包括沉淀池沉淀过沉中产生的泥沙、生活垃圾。

1.沉淀池泥沙

本项目生产区初期雨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会产生一定量的泥沙,定期对沉淀池底泥进行清淤,泥沙产生量为10.5kg/d2.10t/a,自然风干后可作为公路水稳料掺混入砂石料中外售。

2.生活垃圾

本项目生活垃圾收集在生活区设置垃圾桶,统一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此外、本项目相关车辆维护和检修均不在厂内进行、因此不产生废矿物油。

综上、项目固体废物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和处置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轻微。

 


上一篇: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19年6月18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下一篇: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19年5月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的公开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