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气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为场地平整,地基开挖、回填土石方造成地表裸露,建筑材料及土石方的运输、装卸、堆放等形成施工扬尘 以及施工机械产生的燃油废气。以无组织、不连续、间断性排放为主,随施工结束而消失,对项目周围敏感目标影响可以接受。 (2)废水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本项目施工期较为简单且时间较短,废水产生量较少,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向周围水体排放。 (3)噪声 项目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是生产设备安装噪声,具有瞬时性;且随施工的结束而消除。施工过程产生的噪声对外环境影响不大。项目处在工业园区内,周边环境保护目标中最近的居民点为南侧30m处的居民,为了避免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环评要求夜间禁止施工,但为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一定要在工程承包时将尽量减少施工影响的措施写入合同,要求各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在施工期,建设方应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优化施工时间,以缩短施工噪声的影响时间,缩小施工噪声的影响范围,并应加强管理和调度,提高工效,减轻对保护目标的影响。 (4)固废 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其中废土石用于场区回填,建筑垃圾以设备安装及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钢材为主,不能回收的统一外售,由项目负责人安排员工按时清运至当地村委会的收集箱,与村内的生活垃圾一同清运处理。 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二)运营期 (1)废气 项目设有袋式除尘器19台,其中:立磨机粉磨1台,物料进入立磨机前的提升机1台、原煤输送过程的粉尘1台、原煤仓1台,产品进入矿粉仓提升机入口和出口2台,矿粉仓库顶粉5台,矿粉仓库底散装5台、粉煤灰入库1台、粉煤灰仓库底出料1台,褐煤破碎1台。所在项目运营后有组织排放口15个,15个排放口除立磨机排放口外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均设置了布袋除尘器对粉尘进行收集处理。立磨机排放口由于连接着热风炉废气,因此该排放口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和SO2、NOx。热风炉主要燃料为高炉煤气,采用分级燃烧、控制温度等低氮燃烧技术,减少热力型氮氧化物产生。原料堆棚扬尘通过设置三面围挡+顶棚,定时用雾炮机对喷淋雾化降尘,卸料粉尘,通过在原料堆棚设置喷淋装置,厂内运输粉尘,通过设置1辆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通过以上措施,项目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2)废水 项目排水采用清污分流制:雨水通过收集后用于降尘,冷却水经过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冷却塔排水及软水制备系统浓水处理后用于磨机内喷水,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和其它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处理后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绿化回用标准后用于厂区内绿化。 综上,项目运营期污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 (3)地下水 由于本项目地下水埋藏较深,且高炉水渣堆棚地面作相关防渗,难以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在废渣使用过程中,环评建议对使用的废渣进行定期鉴别其属性,按其属性类别规范暂存。 (4)噪声 从环评现场踏勘情况来看,离厂区最近的环境敏感目标居拉里下村距离项目区南面厂界30m处,本项目噪声最大的污染源为立磨机,通过合理布局,立磨机置放在厂区中部,距离最近敏感目标居拉里下村260m,环评要求立磨机摆放位置设置为隔声间,隔声间墙面夹层内添加吸隔声材料,同时设置减震垫,降低立磨机噪声值同时避免设备噪声外散。 经本评价预测项目厂界噪声达标,对居拉里下村无较大影响。本环评建议项目加强管理,选用低噪声设备,定期对机械进行检修,使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设备合理布局,从源头上控制噪声污染,安装减振垫降低设备直接的摩擦。 综上分析,严格控制噪声后,项目运营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5)固废 项目运行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选下铁、沥水处理池沉渣、生活垃圾、收尘灰、废机油、燃煤炉渣,选下铁经过生产工序上设置的除铁系统选出铁,存放在选下铁暂存间,收集后外卖。沥水处理池内沉渣定期清掏后可用作原料生产。生活垃圾通过收集后委托工业园区内环卫部门清运处置。收尘灰部用作原料或产品,无外排。燃煤炉渣收集后进入磨机作为原料使用,废机油采用铁桶分类收集后在危废暂存间内妥善暂存,委托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妥善处置。项目运行期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妥善的收集和处置,资源化有效利用率较高,固体废物清运处置率为100%,不会对外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大气防治措施 (1)施工期间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在材料堆放和运输时采取喷水和遮盖等抑尘措施,防止二次扬尘的产生,重点防止在装卸、运输过程中的撒漏、扬尘,采取以上降尘措施后,最大限度的减轻项目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且扬尘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2)施工期对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加强养护,排放的废气量小,周边地理位置开阔,采取大气扩散措施。 (3)采取的建筑施工扬尘管控措施必须满足住建部《关于严格执行全市城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标准的通知》 提出的六个百分百要求。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废水和少量生活污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全部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3、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噪声经周边山体、植被衰减和距离衰减后,并且环评要求夜间禁止施工,建设单位一定要在工程承包时将尽量减少施工影响的措施写入合同,要求各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在施工期,建设方应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优化施工时间,以缩短施工噪声的影响时间,缩小施工噪声的影响范围,并应加强管理和调度,提高工效。通过以上措施,噪声排放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在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方合理处置;建筑垃圾分类堆存、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部分堆放到指定地点;生活垃圾设置统一的地点收集后拉至当地村委会垃圾收集箱统一清运。 (二)运营期: 1、大气防治措施 (1) 项目生产分别对立磨机粉磨、物料进入立磨机前、低硫煤输送过程、低硫煤仓、产品进入矿粉仓提升机入口和出口、5个矿粉仓库、5个矿粉仓库底、粉煤灰入库、粉煤灰仓库底出料、低硫煤破碎处分别设置布袋除尘器,共设置19台布袋除尘器; (2)高炉水渣、钢渣、碎石、低硫煤堆场设置三面挡墙及遮雨棚,场地进行硬化,减少物料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设置喷淋雾化设施对物料定时雾化喷淋降尘。运输道路扬尘通过设置1辆洒水车定时洒水,物料运输,采取密闭搬运或采用防尘布苫盖等防尘防洒漏措施,加强厂区内道路的清扫,降尘粉尘产生量。 (3)热风炉采用分级燃烧、控制温度等低氮燃烧技术,减少热力型氮氧化物产生; (4)应急情况下使用备用燃料低硫煤时,在进料中适量加入石灰石或白云石,减小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5)粉煤灰采用密闭罐车运输,物料运输车辆严禁超载负荷,配备专人加强厂区外围和厂区路面的清扫保洁,及时对运输道路洒水抑尘,减轻车辆运输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6)务必请专业人员设计安装布袋除尘器,制定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定期对布袋除尘器进行巡检和维护,发现有破损迹象立马进行处理维修,防止事故性排放粉尘对周围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7)企业对进厂的每批次低硫煤的煤质成分检验单、使用时间、使用量要登记造册、存档备查,不定期进行抽样检测煤质成分。 2、水防治措施 (1)冷却水循环池兼消防水池一座,有效容积为700m3,冷却水经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 (2)设置集水池两座,尺寸为Φ3m×4.5m,用于收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雨季储存在收集池内,用来晴天绿化; (3)设置沉淀池1座,有效容积为200m3,高炉水渣沥水、冷却塔排水和软水制备系统排水经过沉淀后用于磨机内喷水; (4)在厂区空地及道路旁设置截排沟,初期雨水经收集后用于降尘; (5)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和其它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化粪池,再经一体化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中绿化标准后用于厂区内绿化,不外排。 (6)高炉水渣堆棚需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的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要求建设,要求如下: ①当天然基础层的渗透系数大于1.0×10-7cm/s时,应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防渗层的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和厚度1.5m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②必要时应设计渗滤液处理设施,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本项目设置了高炉水渣沥水池,水渣沥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用于磨内喷水。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对立磨机、低硫煤破碎机等生产加工设备合理布局,安装减振垫降低设备直接的摩擦、车间隔声; (2)将立磨机设置安装减振垫,摆放位置设置为隔声间,隔声间墙面夹层内添加吸隔声材料,降低立磨机噪声值同时避免设备噪声外散,隔声间的设计注意设备通风散热。风机、空压机设置消声器等措施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风机、空压机等空气动力性机械安装消声器; (4)加强厂界四周绿化,种植防噪效果好的高大乔木,降低生产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日常养护,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消除设备异常噪声。运输车辆经过居民区时应低速行驶,禁止鸣笛。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选下铁存放在选下铁暂存间,收集后外卖,设置1间选下铁暂存间; (2)沥水处理池沉渣定期清掏后可用作原料生产; (3)生活垃圾通过收集后委托工业园区内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4)收尘灰全部用作原料或产品; (5)热风炉炉渣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 (6)项目废机油采用铁桶收集后在危废暂存间内妥善暂存,委托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妥善处置。按照《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清单要求建设危险废物暂存间,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设置安全照明设施,设置危废暂存间标志,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使用、存储、管理。 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高炉煤气使用风险防范措施 1)高炉煤气管道优先选择防腐、防爆性能较好的材质,保证管道质量,减小使用风险。 2)确保设备安装质量,使用过程中加强设备的检查、维护,防止跑冒滴漏。煤气泄漏危险区域设监测报警装置; 3)设置空气管道风压检测装置,并与煤气切断装置联锁; 4)加强高炉煤气输送管道的日常巡检和维护; 5)在热风炉周边巡检或进行检维修时应配戴便携式煤气监测报警仪; 6)进入炉内作业时应配戴长管式空气呼吸器; 7)检维修前应进行吹扫,并按规定进行气体分析,与作业点相连接的管道应采取堵盲板等有效的隔断措施; 8)设置应急柜,配备防率面具空呼等应急救援器材和设施。 (2)废机油风险防范措施 1)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指标要求,各种危险废物采用专用的容器存放,收集后置于危废间内,防止风吹雨淋和日晒。危废间设立危险废物警示标志,由专人进行管理,严格落实危险固废转移台账管理,做到每一笔危险固废的去向都有台账记录,包括厂区内部的和行政管理部门的。 2)危险废物暂存场所设置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且做到表面无裂痕,避免泄漏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影响,并按照相关要求设置监控系统。 3)对装有危废的容器进行定期检查,容器泄漏损坏时必须立即处理,并将危废装入完好容器内。同时危险废物储存区设置警示标牌。 4)所有包装袋、桶必须贴上危险废物标签,危险废物标签上文字字体为黑体、底色为醒目的桔黄色,稳妥贴附在包装袋、桶适当位置,使其清晰易读。危险废物标签要提供下列说明:“危险废物”字样、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主要化学成分或商品名称、危险类别、安全措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