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气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为场地平整,基础开挖、回填土石方造成地表裸露,建筑材料及土石方的运输、装卸、堆放等形成施工扬尘。 2、废水 废水包括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施工期地表径流。 3、噪声 噪声来源于机械设备的运行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 4、固体废物 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二)运营期 1、废气 运营期没有废气排放,不会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 2、废水 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是太阳能电池组件清洁废水。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清洁废水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水全部用于浇灌电池板下方的植物,经过地表植被吸收、蒸发等,不会形成地表径流,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3、噪声 运营后,主变噪声源在厂界处噪声预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限值要求。逆变器分散布置于光伏发电区,逆变器的风机产生的噪声经经距离衰减后到达厂界的噪声值小于 50dB(A),项目在昼夜间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限值要求。 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4、固废 运行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一般固废(废电池板、磷酸铁锂电池,由厂家回收处理)、危险固废(箱变废油统一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集中处理。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废气 (1)制定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和文明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工序编制施工期内扬尘污染防治任务书,实施扬尘防治全过程管理,责任到每个施工工序。 (2)合理安排工期,分段进行施工,尽量缩小施工范围,夜间不施工。 (3)开挖过程中,洒水使作业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 (4)加强路面维护及施工运输车辆的运输管理,尽可能防止运输的物料泼洒,运输车辆加蓬盖、装卸场地在装卸前将先冲洗干净,减少车轮、底盘等携带泥土散落路。 (5)配备洒水车1辆,对各施工场地经常洒水,一般每天可洒水4~5次。 (6)各施工段应设置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其职责是指导和管理施工现场的工程弃土、建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堆放,场地恢复和硬化,清除进出施工现场道路上的泥土、弃料以及车辆、轮胎上的泥土,防止二次扬尘污染;对一些质轻、易飞扬的施工材料,如水泥等的堆放场地,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如设简易堆放棚等,避免风吹损失和二次污染。 (7)施工期环保对策措施的执行与落实纳入施工监理专项工作,施工期环保管理人员对策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巡查,发现环境污染、投诉和纠纷等问题,及时上报并妥善和合理解决。 项目施工期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废气可以得到有效管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措施可行。 2、废水 (1)施工场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洒水抑尘及周边绿化,不外排。施工期间产生的餐饮废水,设置餐饮废水收集桶,定期由附近的居民清运综合利用。 (2)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设计及规范规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表土不乱堆乱倒,做到文明施工,避免将泥渣直接排入土主河、啦咪河、小龙山水库中。 (3)合理安排工期,避免在雨天进行土方作业。 (4)确保排水设施和沉淀设施连续、通畅,发现堵塞或损坏,应当立即疏通或修复。 (5)项目应加强管理,做好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6)施工场地材料堆场四周设置挡墙,防止散料被雨水冲刷流失到土主河、啦咪河、小龙山水库中;施工材料中如化学建材等不得堆放在土主河和啦咪河附近,并加设土工布围挡,防止被雨水冲刷进入土主河、啦咪河和小龙山水库。 (7)施工场地散落的物料要及时清扫,物料堆放要采取防雨水冲刷和淋溶措施,以免被冲入河道,污染土主河、啦咪河、小龙山水库水体。 (8)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因工程施工导致短期内污染物增幅较大,影响到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的,需积极调整施工时间,施工方案,将项目施工对水质影响降到最低。 项目施工期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废水可以得到妥善处理,对周边水环境影响小,措施可行。 3、噪声 (1)分段施工,施工单元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管理,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靠近敏感点的施工区夜间和中午施工。 (2)合理调整高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高噪声设备进行分散式布设,并严禁同时运行,减少噪声叠加影响。 ③合理安排施工场地的布置,对产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尽可能的布置在远离敏感目标的一侧,增加施工机械噪声的衰减距离。 (3)优化运输车辆进出施工场地路径,尽量避免在敏感目标附近逗留,途经敏感目标附近时禁止鸣笛。 (4)敏感点保护措施 在靠近敏感点一侧设置隔声围护,高2.5m,长约100m,减少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并且禁止夜间施工。 项目施工期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噪声可以得到有效管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措施可行。 4、固体废物 (1)要求对临时表土堆场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和防护拦挡等措施。 (2)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送至当地合法的建筑垃圾消纳场进行规范处置。 (3)生活垃圾以及废包装物等收集后当地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4)旱厕定期委托周围农户定期清掏。 (5)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依托公种田光伏电站的危废暂存间,公种田光伏电站的危废暂存间布置于升压站内,面积约10m2,危废暂存间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进行建设,地面用C30混凝土浇筑20cm进行硬化,同时地面和四周墙体须用防渗材料进行处理,墙体处理高度为1m左右,使渗透系≤10-10cm/s。危险废物统一收集于暂存间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妥善处置。 (二)运营期 1、废水 因电池板清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简单沉淀后,可直接将电池板清洗废水回用于电池板下植被浇灌。 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依托公种田光伏电站的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规模为10m3/d)。 2、噪声 运行期噪声主要是光伏列阵区逆变器等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噪声量小,拟采取下列措施: (1)场区周边种植绿化带; (2)光伏列阵区外围设置围栏。 3、固废 (1)对于生活垃圾,由于项目不设置生产生活区,无固定值守人员食宿,仅在检修维修时产生生活垃圾,产生的生活垃圾自行带走弃置于村镇垃圾统一回收处,委托扬武镇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2)由于本项目无升压站,不设生产管理区。本项目依托公种田光伏电站的危废暂存间,公种田光伏电站的危废暂存间布置于升压站内,面积约10m2,地面用C30混凝土浇筑20cm进行硬化,同时地面和四周墙体须用防渗材料进行处理,墙体处理高度为1m左右,使渗透系数≤10-10cm/s。危险废物统一收集于暂存间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妥善处置。 (3)报废光伏电池板由专业的厂家回收处理。废旧电池主要为箱式变压器维修更换的废旧电池,正常情况下,免维护的蓄电池的寿命不低于15年,最长25年左右,报废周期较长,报废后箱式变压器整体由厂家更换回收处置。报废的磷酸铁锂电池由专业的厂家回收处理。 (4)本项目依托公种田光伏电站的主变事故油池,用于收集事故排放的废矿物油,事故池的容积23m3,事故油池底部和四周设置防渗措施(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每个箱变旁设1座箱变事故油池,共计18座,每座容积为2.5m3,箱式变压器旁设有收集设施,通过管道排入事故油池。事故油池底部和四周设置防渗措施(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确保事故油和油污水在存储的过程中不会渗漏。同时定期巡检,保持事故油池中没有淤泥,加强管理。 (5)危险废物收集过程要满足国家的相关要求,要做好防风、防雨、防晒。危险固废送往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前,应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要求,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经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运出场区。 (6)项目固体废物的处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有关规定,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7)危险废物收集过程要满足国家的相关要求,要做好防风、防雨、防晒。危险固废送往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前,应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要求,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经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运出场区。 5、电磁辐射 (1)集电线路:项目集电线路有35KV。类比同类工程,产生工频电磁场的频率很低,一般远小于50Hz,仅存在输电线路附近,而且输电线路周围的工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随着离线路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小。 (2)光伏电站建成后设警示牌,以免初夏雷雨季节,人、畜进入电站场区发生事故。 6、生态环境 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对道路等区域内破坏的植被进行植被恢复,加强管理保护好项目区内现有植被,严禁员工破坏周边植被及农作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