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重视、强势推动,是促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水塘镇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的领导,成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规环中心职工和各村支书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心,负责农村公路养护日常事务的协调和处理,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完善以政府养护为主的工作格局。 规划引领、建好项目,是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质量的关键所在。水塘镇紧紧围绕各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科学规划路网布局,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建设,通过建好农村公路进一步提高养护质量。2017年投资3990万元实施金厂洋芋山、南达松树林等4条50人以上不通公路自然村公路项目共25.5公里,完成南达下寨等5条一组一路建设项目共17.9公里,启动拉博公路建制村通畅建设项目,投资3800万元对邦迈曼卡等8条贫困村及直过民族小组公路实施提升改造共44.8公里。 建章立制、强化措施,是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化的根本措施。为保证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养护管理,水塘镇相继制定了《水塘镇农村公路养护安全培训计划》、《水塘镇农村公路养护计划》、《水塘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等制度措施,同时,镇政府与各村签订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责任书》,规环中心与养护人员签订《水塘镇农村公路管养协议书》,对农村公路养护形成镇村双重管理。通过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具体责任,规范日常管理,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 创新机制、多措并举,是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水塘镇立足现状思对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各级农村公路管养责任为切入点,以建、管、养协调发展为主轴,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养的有效模式。在规环中心与管养人员签订的《水塘镇农村公路管养协议书》中明确管养范围、管养经费、管养时间、管养评定办法及双方权利义务,调动了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各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使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更加完善,大大提高了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精心养护、提高质量,是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核心所在。近年来,水塘镇以强化日常养护为抓手,以处治病害为切入点,以提高通行能力为落脚点,着力在改善路容路貌,提高路况质量上下功夫。一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人工清扫与机械清扫相结合的方式,对管养线路路面进行清扫,做到随脏随扫,保持路面平整,整洁无杂物,路容路貌良好。二是及时清理路面、路肩堆积物,保证车辆行车安全。三是及时疏通陡坡,易损路段的边沟,保持排水畅通。四是及时修复水毁,填补路基缺口。五是坚持“先保通,后修复”的原则,对塌方路段及时进行处置,做到重点养护路段在24小时内保通,主要养护路段在48小时内保通,确保了车辆的正常通行。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是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条件。水塘镇通过散发宣传材料、书写固定标语和悬挂横幅等形式,加大对广大群众爱路护路的宣传教育,使全镇上下形成“农村公路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并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广大农民群众树立起了“有路要想无路苦,路好要靠人人护”和“公路修到家、养护靠大家”的思想认识,增强了爱路护路的群众基础和自觉性,实现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群策群力群管。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大力支持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水塘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