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平县交通运输局    >    交通信息

新平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 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9-01-10 17:01   点击率:105打印】【关闭


一、新平县交通建设基本情况

(一)公路现状。2018年止,新平县境内拥有公路里程571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2公里,国道282.7公里,省道182.9公里,县道440.9公里,乡道2288.6公里,村道2495.6公里。全县公路网密度1.35公里/平方公里,公路网人口密度34.4公里/万人。公路平均优良中等路率县道达到86%、乡道达到75.7%、村道达到71.4%;公路平均经常性养护率为:县道达100%、乡道达87%、村道达74%;公路平均绿化率县道为96%、乡道为70%、村道为55%。拥有营运车辆5397辆,其中:普通货运车辆4887辆核定载质量15397.7吨,客车510辆(班线客车122辆、公交车13辆,出租汽车100辆,乡镇区域循环运营农村客车车辆275辆)。

(二)建设情况。2018年以来,新平交通建设成绩斐然。大开门至戛洒高速公路建设项目9月完成PPP入库,项目全速推进,年内完成投资75亿元;S35永金高速新平(戛洒)至元江(红光)段项目、戛洒至者东、石屏宝秀至大开门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建设农村公路通畅项目492公里,实施危桥加固10座、拆除重建1座,完成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00公里。全年完成交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

二、新平县交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新平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全县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由于新平县地盘大,山高箐深,地形复杂,公路建设物资匮乏,建设任务重,资金困难等因素,目前公路建设仍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交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形成。目前全县县域内交通仍处于无铁路、高速未通等状况,极大地制约交通运输对新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支撑作用。

(二)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明显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公路等级普遍偏低,未形成区域路网,县域内高等级公路仅为488公里。

(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困难。因新平不属于云南省深度贫困县、项目不属于省级以上重点项目,不得占用基本农田,项目无用地指标;重点项目前期推进困难。

(四)公路建设和修复资金压力十分突出。

1.建设资金压力大。一是由于新平地域大,占线长,全县国土面积4223平方公里,公路总里程5712.7公里,和其它县区相比,建设任务量大,资金总量大,县级需要筹集的资金相对困难;二是地域内建设原材料(砂、石、水泥等)少、运距远,成本高,公路建设所需材料从2016年底开始涨价,公路单位里程建设成本居高不下,如水泥、砂石料等材料运距远,水泥从两个水泥厂(武水泥厂和元江水泥厂)运到最远的乡镇(平掌、者竜)近200公里,水泥平均每吨运费需100元、砂石平均每立方运费50元,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资金的困难。

2.融资政策限紧。省级交通对地方项目补助太少,大部分资金需要地方自筹和通过招商方式融资。受这一因素的影响,规模较大的项目由于自筹资金额度大、地方政府筹资难而难以启动。

3.财政投入不足。目前交通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政府筹集和上级补助等渠道,虽然县级财政对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了投入,但依然无法满足交通建设的巨额资金需求,目前县级配套资金压力大。

4.建设施工难度大。新平地处山区,受地形地貌限制、自然客观因素影响,部分建设项目技术难度大,改造拓宽工程量大。同时因工程项目建设林堪、水保、环评审批办理时间较长,给工程建设相对造成滞后。

三、对策建议

结合新平县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与上位规划的衔接。公路建设,规划先行,项目规划和储备是做好建设的基础。要仅仅围绕国家及云南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思路,努力将县域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国省相关上位规划,争取予以优先安排和重点支持,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条件。

(二)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一是要结合国家“十三五”期支持政策,充分用足用够用好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滇中城市经济圈”战略机遇,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建立上下联动、全方位对接的协调机制,最大限度争取国家转移支付、国债发行额度、车购税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及其他中央专项资金对全县综合交通发展的投入。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土地政策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力度,保障和落实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及融资支撑。对于新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升级改造等给以用地指标倾斜。加强与国土、城乡、林业等部门的衔接,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土地供给机制,争取土地政策倾斜或用地专项指标。集约节约使用土地、通道等资源,进一步对接各类要素的空间布局、建设进度和技术标准,做好资源的预留和统筹利用。三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县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的补助标准,提高中央、省、市级配套资金比率。出台相应的融资政策,把县级公路建设项目全部纳入3P库,保障县级公路建设项目的融资。建议出台简化农村公路建设林堪、水保、环评审批程序政策,加快项目建设速度。


上一篇:防患未然 喜迎新春
下一篇:连续下雨致塌方 路政清障保畅通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