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丝一毫不能放松。”交通运输是经济的脉络,在保障生产生活物资、促进劳动就业、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以来,为提升道路运输安全保障能力、防范化解交通重大风险,新平县交通运输局以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为契机,加强横向多部门联合、做深做细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横纵结合,推动建立覆盖全面的立体运输安全网。 坚守安全生产红线,高度重视,深入研究 新平县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及时制发全县交通运输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方案,细分任务、明确职责,完善专项行动工作机制;通过周一例会、行业安全生产专题会等形式,组织全行业深入学习,全面掌握行动要求,推动交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自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局党组听取并研究安全生产工作3次,制定下发安全生产工作文件9个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0次。组织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1080份,运输企业与客运驾驶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054份,签订率达100%。 
坚持系统全局观,科学部署,一体推进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涵盖道路运输、公路工程建设、路网养护管理等多方面,涉及道路运输、交警、应急等多个部门、多家客货运企业,需要整体规划,一体推进。针对本次专项行动,县交通运输局主打“一盘棋”规划,由交通运输安委会统一领导,局属执法单位按职责抓好具体落实,局机关各牵头股室、单位按“三管三必须”要求,加强跟踪、督促和指导。对于涉及多部门、区域性问题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联合信用监管;对于职责范围内问题,由各股室、单位对道路运输、公路工程、路网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各领域隐患排查整改,合力推进隐患整改一体化,联手下好“一盘棋”。 坚持久久为功,落实整改,严格监管 一是道路运输领域,坚持源头治超和流动治超两手抓,继续推进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扎牢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篱笆”。截至目前,通过排查检查发现客货运领域安全隐患68条,发现维修企业安全隐患37条,均已整改完毕;开展安全巡查检查和超限超载治理政策法规宣传65余次;对出入现场重点岔口等重要路段开展不定期常态化流动治超工作,查获超载车辆31辆,卸载车辆31辆,卸载货物260余吨,交警扣分处罚31辆,流动治超工作成效显著,辖区内显性超限超载车辆大幅减少,“百吨王”车辆已全面禁止上路。 
化费线流动治超工作现场 二是公路工程建养领域,重点排查治理在建地方高速公路、乡村振兴PPP农村公路建设施工企业无资质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未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危大工程管控不严、盲目抢工期赶进度、电气焊动火作业等方面存在的重大隐患,集中攻坚层层转包、违法分包,项目用工零散化、危险作业人员多等重点问题和隧道十条重点整治事项,加强隧道、涵洞、桥梁等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严禁恶劣天气违规强行施工,严防坍塌、坠落、突泥涌水等重大事故发生。截至目前,共开展隐患排查11次,发现隐患问题84条,督促企业整改84条。 
倘新线隐患点整治 三是路网管理领域,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会同公安、交管等部门持续开展农村公路长下坡、临水临崖、急弯、交叉路口、路基缺口、标志标牌缺失等问题隐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28个隐患点处置。其中市级督办2个隐患点,县级督办26个隐患点。完成投资162.96万元,剩余隐患点正在实施中。 
公戛线养护人员正开展安全隐患点排查整治工作 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要做好事前预防,需要全力以赴、久久为功。针对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公路基础薄弱、安全隐患处治工程点多面广、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隐患排查处置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治超政策标准执行不一等问题,新平县交通运输局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将继续从严落实县委县政府年初对交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四个强化”“六个要求”,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和排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宣传工作,严格执法、严肃查处、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EPC等模式将剩余隐患点纳入整体项目中实施,逐步解决全县公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安全通畅的交通出行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