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门承担着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养护、安全运营等工作。近年来,交通部门紧紧围绕“交通强国”战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以“交通先行”战略为统揽,奋力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境内通铁、县城通高,建制村通硬化路,现已率先实现一个小组通一条硬化路的目标。2022年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的荣誉称号。群众安全出行得到了有效提升,交通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 交通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公路延伸到哪,产业就跟到哪”,水塘镇是“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乡镇,更是农村公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样板镇”。随着农村公路从“通”到“畅”、从“窄”到“宽”,水塘镇柑橘产量由2017年的1.2万吨提高至2024年的6.3万吨、产值由0.3亿元提高至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几翻,水塘镇成为褚橙之乡,褚橙品牌享誉海内外。2023年新化乡瓦白果乡村振兴道路13公里建设完成,直接助推小组烤烟、蔬菜、水果等产业发展,实现土地流转面积200亩,冬桃产值由2022年的25万元增加到90余万元,增长260%;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722元,增长31%。 交通促进民族文化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交通部门结合职能职责,在公路建设、交通运输等方面积极融入本土民族元素,大力宣传地方文化特色。如:在永金高速文化景观建设中,起止点适宜位置汲取彝族、花腰傣当地民族文化、特色产业文旅资源等设置主题景观展品,展示“绿美永金,和谐通途”内容。在隧道口的设计中,汲取“花腰傣服饰”“橙子”“荔枝”等元素,突出展示傣族文化以及新平特色产业。通过文化景观建设和服务功能拓展,充分挖掘和提炼路域特色文化因子,将其打造为兼顾交通运输、特色文旅资源展示、特色文化传承、旅游服务及助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绿美高速公路。 交通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素有“花腰傣之乡”誉称的新平,是旅游的圣地。2021年大戛高速全线通车,极大地方便了入新、入戛洒游客的出行,对沿线的旅游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据统计,2024年国庆节以来,特别是随着新平哀牢山景区在网络走红,1日至15日累计出入新平客车总流量略有增长约5%,但省外进入戛洒车辆增长较为明显达95.8%,充分说明高速公路的便捷通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到新平、戛洒旅游。目前,新平县正全力推进永金高速戛洒至元江段、恩水公路提升改造、豆丰路等项目工程,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全县公路网络结构,提升整体通行能力,培育交通+旅游经济新业态。 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是交通部门的职责和目标,更是服务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的基础。下一步,交通运输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项目申报、建设、提升运输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组织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宜民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交通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