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党员的发展能力,提升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5月11日,在扎实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建兴乡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和“主题党日”活动,创新党课方式,把党课设到田间地头,让党员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加直接有效的致富本领,不断探索党员教育培训的新形式和途径。 在建兴村石门小组的田间地头,绿油油的蔬菜茁壮成长。虽然烈日当空,但来自建兴乡青年人才党支部和建兴村党总支的30多名与会党员,正紧紧地围站在一起,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堂上,老师举例分析了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并结合群众在蔬菜发展过程中“重栽轻管”等问题,认真辅导党员如何把菜种好、管好。“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菜要怎么栽、肥料要怎么施、菜要怎么管理,听了以后,我发现以前栽菜管理没到位,今后要进一步跟上”,建兴村党员丁光召收获满满地说道。 据悉,目前建兴乡农村党员上党课的方式较为单一,大多是由老师在课堂上讲,党员在下面听,更多的是侧重于理论教育,但由于理论与实践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课质量的提升,这一次,建兴乡通过把党课设在田间地头,让党员边听边看边做,既丰富了党课的授课方式,又提高了党课的质量和效果。“我们今天第一次在田间上党课,老师讲的内容比较实用,效果非常好。” 建兴村党员刘永珍高兴地说。 在创新授课方式的同时,建兴乡也在授课内容上大胆创新,改变了过去一直开展的单一理论教育,力求党课内容更加贴近农村生产和党员发展的实际需求,让抽象的学习教育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用得着的东西,从而提升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致富本领。“开展这样的党课,目的是更好提高农村党员的发展能力和示范作用,让党员在蔬菜产业或者其他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建兴村村委会主任刘国学介绍道。 下一步,建兴乡将结合脱贫攻坚和“万名党员进党校”的有关要求,继续坚持教育培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确保农村党员想听、会听,听得懂,用得上,让党课教育真正成为农村党员充电学习,自我提高的重要平台,切实增强农村党员的战斗力和服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