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乡高山蔬菜托起贫困山区致富梦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11-28 20:11   点击率:56打印】【关闭

 

近年来,建兴乡借精准扶贫之力,搭蔬菜产业大台,把发展高山蔬菜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扶贫的重要支撑,通过强化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带动的方式培育和壮大蔬菜产业。两年来,建兴乡高山蔬菜产业日益成熟,正逐步成为建兴乡一个新兴的特色产业。

IMG_4064

 

建兴乡位于新平县城西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新平县城102公里,平均海拔1960米,多云雾、常湿冷、昼夜温差大…一直以来,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建兴乡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麦子等低经济价值作物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脱贫致富进展缓慢。“以前种水稻,种包谷一亩才得1000多元,一年四季的收入就是那么一点,更多的没有了”想起曾经的种植收入,村民罗家荣摇头说道。

IMG_4767

 

产业发展事关脱贫大计,是贫困户增收致富的关键。2016年,建兴乡结合地理和气候特点,把发展高山蔬菜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补足产业短板,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方向,引进新平东绿公司到建兴乡建基地,盖冷库,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高山蔬菜产业发展。但刚刚开始时,由于群众对蔬菜缺乏相关的种植技术,经济效益发挥不明显,每亩收入才到2000多元。

IMG20181108092946

 

为提振蔬菜种植热情,2017年建兴乡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一方面积极邀请市县及新平东绿公司的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指导,帮助菜农提高种植技术。另一方面与公司签订最低收购保护价,降低市场风险。同时,加强党建与产业的融合度,积极引导党员和致富能人争当蔬菜种植大户,做建兴乡蔬菜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在多方努力下,两年来建兴乡高山蔬菜产业日益成熟,规模不断扩大,成效日益凸显,走出了一条“短平快”的脱贫增收之路。在满目凋零的初冬,建兴乡高山蔬菜却绿色盎然,孕育着群众致富的新希望。走进建兴乡建兴村的田间地头,成片、成片的蔬菜夺人眼球,600多亩的青花、甘蓝绿油油一片,长势很是喜人,菜农们有的在浇水、有的在忙于收获,一片繁忙景象。“今年总共栽了8亩的蔬菜,一亩可能到3500元左右”正在砍摘青花的农户李金芬高兴说道。“ 前几年种包谷收入不好,这两年一年四季的种蔬菜,收入更高,更划得着。”,菜农刘建荣边浇水边说道。

1发展高山蔬菜

 

尝到了蔬菜种植的实惠,建兴村的菜农越来越多,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由2017年的 100多亩扩大到了现在的600多亩,15个小组已经有6个小组在种植蔬菜,蔬菜产业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据建兴村主任刘国学介绍,目前建兴村的蔬菜苗已经达到供不应求的状态,很多群众还在等着苗儿栽种。

山穷水尽富无路,柳暗花明富一村。两年来,在冷凉的高原黑土上,建兴乡高山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了两种新的种植模式,一种是在海拔1500米到1800米的地段,以种植小米辣、毛豆加青花甘蓝的种植模式,另外一种是海拔在2000米以上种植马铃薯的广大地区,实现了马铃薯加青花、甘蓝的种植模式,高山蔬菜承载着越来越多群众的增收致富梦。一天又一天的付出,一次又一次的采收,让丰收的喜悦一次又一次地绽放在群众的笑脸上。据了解,2018年建兴乡共发展高山蔬菜10300亩,实现经济总收入3550万元。

上一篇:中共建兴乡委员会关于建兴乡2018年度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结果的通报
下一篇:建兴乡岁末年初做好群众生产生活安排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