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地膜覆盖对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今年1月份,市县有关农业部门在建兴乡启动实施了马铃薯全生物降解膜试验种植,历经4个月后,日前建兴乡10亩试验田进入到了田间测产阶段。 
走进建兴乡马铃薯全生物降解膜试验田,在市县专家的指导下,当地群众正在按照有关要求和程序收挖洋芋。据市农科院高级农业师张艳军介绍,普通地膜虽能保墒增温,但污染严重,而全生物降解膜不需要群众拾捡,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劳动成本,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降解在地里,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和腐殖质,对土壤和环境影响极低。 就生态环境保护而言,全生物降解膜优势明显,但产量的高低,经济效益的好坏也是衡量全生物降解膜试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经过认真规范的田间测产和产量对比后,张艳军告诉记者,全生物降解膜和普通地膜的洋芋亩产都达到了4吨以上,虽然产量无明显差别,但对于新平县马铃薯全生物降解膜的第一次试验而言,只要洋芋无大幅减产,就达到了首次试验的预期目标。 据了解,此次试验是我县马铃薯全生物降解膜的首次试验,由玉溪市农科院、县农业农村局和建兴乡共同承担,旨在减少农膜残留,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下一步,市县乡有关部门将会认真分析此次实验的有关数据,总结经验,改进技术,进一步加大试验示范力度,待时机成熟后,将会积极推广运用全生物降解膜技术,积极助力绿色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