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身边的榜样 辐射带动形成“4+N” 产业体系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2-03-15 15:03   点击率:180打印】【关闭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发展,是滋养农民美好生活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建兴乡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基本形成了“万群蜂、万亩果蔬、万亩药材、万亩核桃”的“四个一万”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困难群众持续增收。

建兴:身边的榜样 辐射带动形成“4+N” 产业体系4.jpg

蜜蜂养殖“大王”胡石宝  带动产业品牌化

“脱贫致富要靠自己,不能等、靠、要,天上从来没有掉馅饼的事情”,中寨村党员胡石宝说。为拓宽增收渠道,加快脱贫步伐,建兴乡结合生态资源优势,鼓励贫困户自主养蜂,胡石宝同志看到了希望,积极加入了养蜂脱贫的队伍中。乡党委通过养殖技能培训、免费发放蜂箱、线上直播带货等措施,为蜂农带去了福音。胡石宝同志靠着勤劳的双手,不断摸索养蜂技术,从几群、几十群,到上百群,一步步脱贫致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养蜂大王”。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蜂农开始加入到养蜂队伍里。如今,建兴乡共有养蜂户580多户,饲养蜜蜂14800余群,每年养蜂的产值可达475万元,形成了“万群蜂”的产业格局。“建兴蜂蜜”品牌化,远近驰名。

建兴:身边的榜样 辐射带动形成“4+N” 产业体系3.jpg

核桃种植“能手”李明卫  带动产业规模化

要把核桃做成产业,真正的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离不开每一位村民们的精细管护。帽盒村种植能手李明卫就是其中之一。他“靠山吃山”,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的路子,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悉心抚育着一棵棵核桃树。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和帮扶下全乡种植5.4万亩核桃,产业呈现规模化发展。

“20年前,核桃种植效益很好,乡党委积极扶持核桃种植大户,鼓励种植能手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每当核桃种植季,我总是帮着父母一起栽种核桃树,渐渐学会了给核桃树剪枝、喷药、高枝嫁接等技术”,李明卫回想着自己种植核桃的经历。

建兴:身边的榜样 辐射带动形成“4+N” 产业体系2.jpg

果蔬种植“好手”刘正荣  带动产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农民必须现代化。不惑之年的刘正荣,是建兴乡蔬菜种植行业中的一把“好手”,是现代新农人。他充分利用建兴村良好的气候和水资源优势,带头种植蔬菜等农作物。从事蔬菜种植多年来,他从不放过上级组织的每一次培训学习机会,认真学习现代化蔬菜种植技术,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帮助、带动附近村民学习实践现代农业技术,是全乡典型的种植大户。

建兴村党总支书记刘国学说“刘正荣积极钻研种菜技术,带动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全乡蔬菜种植面积9330亩,产值3960万元。他吃苦耐劳、帮助邻里的精神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品质,是我们党员和群众学习的榜样”。

建兴:身边的榜样 辐射带动形成“4+N” 产业体系1.jpg

药材种植“能人”张红华  带动产业特色化

“十几年前,野生重楼卖价很好,大家就都漫山遍野的去寻挖换钱,我想要是能把山上的野生重楼移栽到家里就好了,历经一番波折,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人工重楼基地,现在建起了新房,买了汽车,日子越过越火”,党员张红华自豪的说。

不忘乡情,心怀故土,张红华摸索出一条致富之路后,还不忘带动乡邻。张红华经常和村民讲解重楼育苗、栽种技巧,在他的带动下老箐小组96.4%农户加入到重楼种植中,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摘帽。重楼中药材种植成功的同时,建兴露水草、黄精、龙胆草等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现成为全省露水草主产区之一,不断释放出“云药之乡”区域特色中药材产业影响力,年内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512亩,群众增收4400余万元。

下一步,建兴乡将围绕“四个一万”产业基础,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继续试种人参果、发展林下种植天门冬,向着“4+N”产业体系推发展,固老拓新,以新带老,聚焦土地经济效益,提升新老产业带富能力。着力打造“药材之乡”“蜂业之乡”“高海拔果蔬之乡”,培育“建兴蜂蜜”“马鹿塘洋芋”等区域品牌,全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上一篇:建兴:田间添新绿 春耕农忙种下虎年新希望
下一篇:建兴:农村危房闲置旧房安心拆除工作有序推进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