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建兴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对标对表、守正创新,聚焦中心、服务大局,聚力“四个突破”,为助推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建设支部堡垒上聚力突破,让党性“强”起来。一是用好培训学习。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以“学习”为先,以“贯彻”为要,以“落实”为重,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5期860人次,做到13名科级干部和75个党组织学习全覆盖。二是用活“主题党日”。建兴乡以主题党日为抓手,将基层党建“四级联创”与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653人次,清运垃圾38.55余吨,发动党员群众义务养护公路14次34条140余公里,涌现出优秀党员4名,充分展示党员干部为民解忧的情怀与担当。三是做实为民服务。完善建兴乡“两张纸”“微提醒”制度,深化学习成果转化,年内为民办实事200余件,发布温馨提醒115条。 
在锻造过硬干部队伍上聚力突破,让作风“好”起来。一是完善乡村组干部考核机制。制定乡干部考核全覆盖实施方案,形成76份岗位职责清单,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反向测评”,注重考核结果分类运用,反馈县直派驻单位人员考核结果28人次,季度考核232人次。进一步完善村干部月考方案,细化年度绩效考核细则10项,强化考情分析,下放考核权限,树牢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马鹿社区试点开展小组干部考核,奖优罚劣15人次,表扬6人次,不断提升村组工作效能。二是实施异地交流任职制度。用好党建联合体,回引7名大学生,3名村干部跨村任职,5名大学生跨村参加工作,3名村干部进行为期6个月的挂职交流,目前7个村(社区)均实现跨村任职。三是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探索实施乡党委保障村监委职能履行工作机制,召开村监委例会11次,派出重点监督任务清单11次。围绕“六个一”开展“家访行动”20余人次,收集到意见建议17条,帮助解决困难9件,召开人才专题会议4次,调整村干部4名,摸排后备干部31名,针对3个村(社区)优化大岗位职责。 
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上聚力突破,让面貌“新”起来。一是探索村规民约运用。结合村组实际依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探索村规民约运用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纳、大学生发展基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结合,为9名考取市属高中及大专以上学生发放补助金。二是积极争创打造示范点。聚焦“矛盾不出村”目标,围绕“自己的事情自己商量着办”朴素价值,打造马鹿社区老箐小组“四个一”基层治理示范点。三是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搭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平台,全面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发挥“多元”力量,细化建兴乡“三级书记”抓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实施方案,制定《建兴乡矛盾纠纷(信访)排查化解纪实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2件,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在实现乡村振兴上聚力突破,让幸福“快”起来。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围绕打造“一乡一业”目标,持续在特色中药材上下功夫,采取“公司+合作社”“合作社+大户”的模式,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2.8万亩,帮助村民就近就业1695人次,预计产值1.13亿元,实现集体经济和群众共同增收。二是推动文旅融合结合。充分挖掘乡村的生态、旅游、文化价值,以“节”为媒,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线上+线下”观看群众56余万人次,引入移动商户200余家,接待游客约14万人次,促进文旅消费大幅增长。三是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范七兴农业公司和七兴工程公司管理,健全公司人事、财务、项目管理制度,引进专职工作人员4名,实行“底薪+绩效”的薪资模式,形成“股东+监事+乡农经+乡财政”四级监督体系。公司承接乡村振兴项目12个,收入278万元。7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较上一年度增长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