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绿渐浓,春耕正当时。近日,在建兴乡马鹿塘集镇周边村庄,随处可见农户们忙碌的身影,轰鸣着的旋耕机在农田里“驰骋”,奏响了冬末初春的播种序曲。起垄、挖塘、播种、施肥、培土,随着一块块“致富薯”被覆膜种到农田里,放眼望去,阡陌交错着的白色地膜勾勒出了建兴“小土豆”播种的希望画卷。 
“我们彝族小寨每年都栽马铃薯,马铃薯收完接着栽种玉米,这两年马铃薯收入还不错,去年价格到了3元/公斤,我家今年栽种面积增加了2亩多。”马鹿社区彝族小寨种植户李世彪说道。 
据了解,早春地膜马铃薯在建兴乡种植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2024年,建兴乡普遍推广种植丽薯6号和青薯9号两个品种的马铃薯,经过长期种植实践,这两个品种的马铃薯成熟期短、薯型好、品质优,亩产可达1500公斤,预计5月中旬可上市销售,不仅能够抢占市场先机,也增强了农户稳产增收的“底气”。 “2024年建兴乡马铃薯产业发展,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实施了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项目,一是改良土壤,提高马铃薯品质,每亩补助了2包有机肥;二是为了找到更好的适宜种植品质,进行了6个新品种种植试验。下一步,在马铃薯生长中期,计划采用无人机开展飞防工作,目的是为了节本增效,帮助群众提高马铃薯的产值和产量。”建兴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友生告诉记者。 
马铃薯是建兴乡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近3000亩,年产量4500吨以上,年产值约1200万元。近年来,建兴乡不断引进推广马铃薯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探索开展品种对比试验种植、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实验示范有机肥发放等措施助力马铃薯增产增收,对马铃薯产业保持规模化可持续性发展,为促进建兴乡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紧随马铃薯生长进度,建兴乡将继续组织农技人员入田间地头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为马铃薯丰产增收保驾护航,提高冬闲农田利用率,助力农民稳步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