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成长”父母支持计划是由玉溪市妇联发起,项目致力于开展师资培训、师资能力提升、家庭教育支持体系构建,并持续在村(社区)家长学校开展亲职教育工作坊,提升儿童照顾者的能力,提高全市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建兴乡妇联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专家培训和亲职教育支持手册为指导范本,准确定位、精准施策,扎实推进“童·成长”亲职教育项目进社区、惠家庭。 组建专业团队运行体系。一是打造“专业化”团队。活动初期,建兴乡妇联精心筛选3名骨干力量参加新平县妇联“童·成长”亲职教育项目培训,并组织3名骨干力量边演练边教学,带领讲师团讲师围绕亲职教育手册内容举办专题内训,组建了“童·成长”项目专业化队伍,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展提供师资保障。二是打磨“专业化”课件。紧紧围绕手册五个维度的保护因素,根据县上下发课件模板,结合建兴实际,每个老师融合不同的风格和案例形成自己的特色,每周开展一次亲职教育培训,为后期走进社区进行项目推广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形成“专业化”服务。采取团队服务模式,成立建兴乡亲职教育工作坊,每次课程安排2名老师开展家长工作坊,1名老师负责主讲课程,1名老师负责协助签到扫码、问卷调查、分发物资、课程互动等环节,确保讲课流程顺畅、完整、有序。 搭建项目组织架构。一是择优确定试点。立足集镇地里和区域优势,以综合配套设施为基本,依托社区家长学校阵地,优选马鹿社区作为试点,率先启动“童·成长”亲职教育项目。二是公开招募家长。严格按照《手册》内容和培训要求,积极发布招募公告,采取公示栏、微信群等方式面向社会招募家长。截至目前,通过招募结对服务15人次。三是及时举办启动仪式。仪式上,协助者签署《志愿者工作守则》、《儿童保护承诺书》,明确了项目整体要求以及各方面的责任,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理念,为孩子们创造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 扎实推进确保服务实效。一是前期准备充分。积极与县妇联对接,筹备课程所需物资,做好前期调研工作,熟悉参与家长情况,制定工作坊计划,明确开展时间、课程内容及主讲人,为项目实施奠定基础。二是中期优化调整。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实施和工作计划,课程采取游戏热场、互动分享、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参与家长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更好促进项目实施。三是后期加强服务。建兴乡亲职教育工作坊组建“童·成长”项目交流群,老师及时为家长答疑解惑、共同探讨。并对项目实施情况及时梳理总结,为后期服务工作提供指导。截至目前,马鹿社区已成功开展4期培训,为15名参与活动合格家长颁发结业证书。 下一步,建兴乡将大力推广“童·成长”父母支持计划,通过养育服务指导模式,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队伍的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传播家庭教育理念、创新家庭教育方式、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全面助力生育友好、儿童友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