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走进建兴乡磨味村狗头坡小组,村民们正抢抓农时栽种绞股蓝,测距、挖塘、放根、施肥、覆土,一幅农忙画卷正铺展乡野,为建兴乡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绞股蓝属草质藤本植物,芽尖可制茶,藤蔓和根茎可晒干作为药材,药用价值较高。为确保绞股蓝试种推广顺利开展,建兴乡积极对接联系市、县农业部门和乡辖龙头企业先行先试,组织开展栽种技术现场培训,通过农技赋能保障农户种植质量。此外,建兴乡还建立“政府+村集体+农户”的联动模式,以磨味村作为绞股蓝种苗自主培育试点,探索延伸中药材种植产业链。时下,30余亩栽种好的绞股蓝整齐排列在绵延起伏的山坡上,勾勒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图景。 
“去年我们进行了绞股蓝的引进试种,发现绞股蓝还是比较适合建兴的,今年我们又加大了种植面积,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种植技术,同时也进行种苗储备,为今后大面积的推广做好准备。以后,绞股蓝将会是建兴主要的种植品种之一,与露水草进行轮作,以此来提高群众的种植收入。”建兴乡驻村工作队员刘章贵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建兴乡计划培育50亩绞股蓝种苗。从种苗培育到后期移栽种植管理,不仅能为当地村民创造就近就业机会,也能让更多农户学到绞股蓝种植技术,为群众致富增收拓宽新路。 
“3月下旬,市县乡农业部门到磨味村开展绞股蓝种植培训,我们学到了技术,现在正在组织群众种植绞股蓝。磨味村打算种植50亩绞股蓝,目前种植了30亩,每天种植的工人有十多个。种植绞股蓝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全乡群众有意向的种植户提供种苗,也为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机会,增加了群众收入。”建兴乡磨味村党总支副书记周秀艳说。 近年来,建兴乡立足地理区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在传统中药材种类的基础上陆续引进绞股蓝、艾草、紫丹参等新品种,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目前,建兴乡中药材稳定种植面积约2.7万亩,产值约1.13亿元,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开出了多个致富“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