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对政协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委员会十届二次会议第12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07-11 09:07   点击率:1打印】【关闭

 肖壹委员及工商联界各位 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新平县民营企业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交由我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新平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111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本领、狠抓政策落实、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创造力和活力,民营经济全县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稳就业、惠民生、防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民营经济规模持续壮大。县域民营经济户数持续增加,2022年,全县民营经济工商登记户数36362其中个体工商户32066户,私营企业4296户,截至20237月初,全县民营经济工商登记户数39795其中个体工商户34930户,私营企业4865县域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大幅增长,2022年,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36.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5.9%,占全县GDP比重达50.5,增加值总量和增速均稳居全市第三,民营经济占据全县GDP的半壁江山,2023年一季度,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2.6%,占全县GDP比重达53民营经济规模持续壮大,已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二)产业结构和行业领域不断优化拓宽。县域民营经济由初期的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领域向农、水、产品加工、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发展,基本涵盖县域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近年来,电子商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比较迅速

(三)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大幅增长。近年来,城乡居民就业大幅增长,民营企业是县域城乡居民就业主渠道,吸纳了全县70-80%以上就业,为全县社会稳定、居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民营企业对县域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截至目前,全县3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34户,民营企业占29户,全县四上企业中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占90%以上,对完成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及全县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营经济占据全县GDP半壁江山以上。

(五)县域民营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237月初,全县工商登记注册企业为5290户,其中私营企业为4865户,占全县企业总数的92%,全县四上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九届云南省优强民营企业,并分别进入云南省2022云南省非公企业制造业20强第3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第3玉溪红山球团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进入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第92新平鲁电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力高(云南)箱包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军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九届云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县域民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优强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不断涌现。

(六)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37月初,全县共有12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户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0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全县民营企业创建的专家工作站2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全县共有2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省级创新型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全县专精特新企业库持续壮大。

二、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措施有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分解落实。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发展推动民营经济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县委、县政府明确县直各部门工作职责,压实责任。新平县在省、市领导联系我县部分重点民营企业的同时,实行县级领导包保联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度,全力帮助规上重点民营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推进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二)做好融资对接工作。帮助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向企业宣传好各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和信贷产品;二是做好银企桥梁,搭建互通平台,定期做好融资需求推荐工作;三是组织县域中小企业参加省市县召开的银企对接会;

(三)认真贯彻落实国、省、市出台的各惠企政策加大政府宣传并帮助指导民营企业申报国家、省、市扶持项目和资金,2022为云南闽新经贸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约2000万元。2023年截至7月,为民营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382万元。增强了民营企业获得感,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有效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困难等问题

(四)服务好县域重点民营企业和重点项目。全力服务好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产能置换技改升项目和云南新平南恩糖纸有限责任公司搬迁改造转型升级项目等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帮助企业做好要素保障、政策指导等协调服务工作。

(五)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培训,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水平。积极组织县域内民营企业参加省、市工信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和培训会议帮助企业管理者提升各项能力,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

(六)全力抓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减负办工作部署,严格按照清理范围,清理条件,认真排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情况,摸清全县拖欠情况。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民营经济规模持续壮大,但发展质量还有待提升。近年来,县民营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全县民营经济工商登记户数已达39795户,除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玉溪红山球团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少数企业发展成为省内重点民营企业外,其余均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成长性好的优质民营市场主体较少,全县4865户民营企业中,农业种植和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分别占据30.46%和55.17%,但农业和服务业企业没有一户省级重点民营企业,而涉及加工和制造的工业企业只占14.36近年来,全力培育民营市场主体,民营企业数量规模不断壮大,但规模化特色化优势产业没有形成,而新业态新模式及特色民营企业更少,支撑增加地方税收、增加就业、且依托地方特色优势资源的加工制造业产业集群没有形成,县域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品牌建设意识淡薄。

(二)国家信贷政策趋松但民营企业融资难和贵仍然存在。一是县域内融资担保机构力量薄弱,除县属国有担保公司外,县内私营担保公司都已暂停业务,县国有担保公司由于代偿率高、资产比例不符合监管部门要求、存量风险客户较多等因素已不在开展新为业务,只服务存量部分,且县域大部分金融机构不承认县国有担保公司资质。二是县域内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质量不优,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资金往来公私账户混用,金融机构风险评估较高,授信难三是近年来各金融机构推出的信贷产品较多,小额度、纯信用产品不断投放,但企业普遍反映,放贷在两三百万以上,银行还是要求提供担保或抵押,几十万额度贷款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放贷门槛依然,利率普遍偏高。四是贷款附加费用成本高,放款额度小,期限短过桥困难,当前各金融机构以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为主,期限为一年,银行名义上授信给企业3年,但还是要求企业必须每年进行调头,增加企业融资成本,特别是担保贷款成本高,企业难承重负。

(三)责任担当不强,服务意识淡薄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中央、省、市出台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等明显改善政策落实落细难、行政审批慢和难、主动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依然存在,发展民营经济的氛围和环境还不够好。近年来,国家和省级出台的宏观政策,由于市县财政困难,配套政策和资金没有即使政策出台也比较空泛,被企业形容为中看不中用;企业普遍反映,部分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审批慢、审批难,特别是项目建设审批,因为涉及部门较多,且相互设为前置,让企业来回跑,来回问;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容错机制,办事人员和职能部门尽责但不敢担当;由于责任不明确,乡镇(街道)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重视不够,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四)要素保障不充分,致使民营企业发展难问题依然存在。受国家土地和林地征用政策的影响,部分大中型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技改扩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等需要征地用土地时,经常出现由于所用地块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情况,需要省、市作土地调规和逐级报批,耗时较长,严重影响企业项目落地及建设推进速度;部分小型项目征地、用地难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土地问题,致使一些小型项目既不能落地生根,又让大多数中小微民营企业因为没有可作为抵押的不动产,而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要素保障的不充分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较为突出。

(五)欠拨专款和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问题较为突出。当前,由于县级财政较为困难,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下拨至县级后,全部被县财政统筹,挪用现象较为严重,欠拨时间拖得较长,企业意见较大,截至20237月,县工信局欠拨专款达2452.54万元,全县涉及各部门的专款欠拨金额更大。2018年底以来开展的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虽偿还了部分欠款,但账款拖欠金额仍然较大,旧账未还又欠新账问题仍然存在,当前因账款拖欠时间较长,企业投诉现象越来越多,严重影响诚信政府建设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六)各级政策和资金争取越来越难,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关注和宣传不够。中央和省级出台的宏观性政策很多,但更多倾向于扶大、扶优、扶强,申报条件较高,绝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无法获得支持,而在当前财政状况下,市县已没有支撑出台相关政策的财力保障,连中央和省级项目和资金需市县配套部分都难兑现,因此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只能看看文件。虽然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注民营经济,但地方各级对民营经济发展关注少、宣传少,氛围不浓,政商关系清而不亲。

四、下步工作对策建议

(一)加强培育引导,扶持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深入贯彻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当前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重点培育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和隐性冠军中小企业。结合县域实际,依托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重点引进和培育钢铁产业延链、强链、补链产业、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产品加工产业,做优做强优势产业,推动民营中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开展梯度培育,重点培育,壮大县域专精特新企业库。引导县域民营企业树立品牌经济意识,实施品牌创建计划,开展商标注册和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创建活动,大力培育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用品牌名片提升县域民营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二)强化责任分解落实提高各级协调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民营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推动发展民营经济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明确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工作职责,压实责任。在省、市领导联系我县部分重点民营企业的同时,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保联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度(新办通〔20233,全力帮助规上重点民营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推进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县直各部门和乡镇(街道)要全力履行职能责任和属地责任,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帮助民营企业协调融资需求。近年来,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国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帮助中小民营企业渡过难关。一是政府适时召开银政企座谈会,搭建合作共赢平台,互通信息。二是金融机构要适时召开多形式的产品推介会和融资推荐会,加大宣传力度。三是理清县国有担保公司,确保为中小民营企业开展正常担保业务。四是金融机构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国家信贷政策。五是县域中小民营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制度,规范管理。

(四)深化改革强化服务,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以习近平总书201811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力在政策落实、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招商举措等方面深入推进消除政策和体制障碍。深化和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建设。贯彻落实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制度,严格落实各项惠企利企政策,及时拨付和兑现各类欠拨专款和奖补政策,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清欠工作部署,全力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依法保障企业合法经营和人身财产安全,让民营企业大胆放心发展,安心投资舒心创业,在全县上下营造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和社会环境。

超前谋划,充分准备,全力做好企业发展要素保障。工业的强大和发展是以各种要素为保障,在园区规划建设、工业用地预留等工作中,要以发展大工业的战略思维超前谋划,充分准备。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关注国家土地、林地等要素的政策变动和调整,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落地时,做到要素保障有力,项目推进迅速。

(六)加大培育培训力度,提升民营企业发展内生发展动力。一是加大民营企业培育力度,提升县域民营企业发展质量,着力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按照创办一批、成长一批、壮大一批的总体思路,优化创业环境,积极培育创业主体,切实强化创业服务。二是全力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学习、请进来培训的方式,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创业勇气和创造魄力的中青年企业家队伍,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三是县委、县政府正在研究计划出台有关人才奖励措施。

 

 


      新平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

             2023710

 

(联系人及电话:马国顺  13577760655

上一篇:新平县农业农村局对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第14号建议答复的函
下一篇:新平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对政协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委员会十届二次会议第31号提案答复的函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