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公开目录    >    政府文件    >    其他文件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新平县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新政办通〔2023〕35号)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06-08 17:06   点击率:651打印】【关闭


                                  新政办202335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新平县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

《新平县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68

(此件公开发布)

 


新平县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32025年)

 

发展壮大魔芋产业,并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双赢,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拓宽农民收渠道,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实现创新引领魔芋绿色产业,夯实共同富裕基石的目标,根据省、市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工作要求,结合新平县农业和林草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新平县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农户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标准化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将魔芋产业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深度结合,助推新平魔芋高质量发展,成新平县乡村振兴新支柱产业。

(二)发展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政策激励、公共服务等方面作用,尊重市场规律,引导要素向魔芋产业聚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动力和创造力,增强魔芋产业发展新动能。

——突出特色、富民强县。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新平县50万亩核桃林和30万亩玉米地发展基础,确定新平魔芋玉魔1玉魔2为重点发展品种,科学制定种植区划,扩大核桃林下种植和玉米套种种植规模,推进新平魔芋优势产区的建设。

——标准推广、绿色发展。树立生态优先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构建新平魔芋绿色生产标准体系,强化投入食品安全,规范新平魔芋生产全过程,推进GAP基地建设,促进新平魔芋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龙头引领、产业融合。加强哀牢山野生魔芋资源保护,依托哀牢山野生魔芋资源保护性开发,推进国家级魔芋种质资源圃建设,选育更多优良品种,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龙头引领,瞄准现代农业方向,着力培育休闲观光等产业,促进新平魔芋生产、加工、应用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2025年,全县魔芋标准化种植规模1万亩,其中林下魔芋标准化种植6000玉米套种种4000产量达2万吨农民人均收入2.2万元以上,农业产值8000万元工业产值3000万元、全产业链产值达3亿元,全面构建新平魔芋产业发展1+1+2+N发展格局,巩固国家级林下魔芋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成果新平魔芋地标品牌,使新平发展成为全国重要高品质魔芋种植加工基地,成新平县乡村振兴新支柱产业

二、重点任务

(一)做强做优重点品种。借助省、市科研机构和院校等优势资源,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立完善以发展玉魔1玉魔2为重点品种的原原种、原种、良种的三级种苗标准化繁殖技术体系,制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强化对新平魔芋种子、种苗和新品种培育工作的指导。同时,强化科技示范推广,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引进与魔芋种植、加工相关的人才,不断挖掘乡土人才和乡土专家。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品种,并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种植模式。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科协,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推新平魔芋品质提质增效。新平魔芋种植和产地加工达到GAP要求,提升新平魔芋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规范化水平,建立新平魔芋品种溯源体系。加大培训力度,三年开展魔芋种植技术培训3000人次以上,培养乡土专家12人,乡土人才810人。力争3年时间全县魔芋农业产值工业产值全产业链产值均突破发展目标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供销社、县科协、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培育新平魔芋品牌。力争新平魔芋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的认定。以魔芋姑娘”“魔芋妈妈等魔芋品牌为重点,培育更多魔芋种植加工品牌的塑造。做大做强绿膳生物等本土魔芋龙头企业,强化魔芋产品市场宣传推介,结合国内国际双循环,拓展本土魔芋产品销售在区域内的消费内循环,积极帮扶以魔芋姑娘为代表的本土魔芋产品进超市、进食堂、进餐馆、进入政府采购目录,扩大新平魔芋市场占有率。〔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玉溪魔芋标准综合体》地方标准为基础,指导推广林下种植和玉米套种种植为主的标准化种植面积1万亩。

1.稳步推进6000亩林下魔芋标准化种植。选择林下种植条件适宜、发展基础好、群众意愿强的村组,云南绿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进行技术指导和产品收购3年建成林下魔芋标准化种植基地6000亩,实现商品魔芋产量1.2万吨以上农业产值4800万元。牵头单位:县林草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稳步推进4000亩玉米魔芋套种标准化种植。选择发展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组,云南绿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进行技术指导和产品收购3年建成玉米魔芋套种种植基地4000亩,实现商品魔芋产量8000吨以上农业产值3200万元。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理念,依托新平县50万亩核桃林和30万亩玉米地资源禀赋,科学规划种植区,扩大标准化种植规模,转化应用魔芋相关集成技术,分别在扬武、新化、老厂、戛洒、水塘、者竜、漠沙、建兴等乡镇推广标准化种植面积1万亩。围绕创建国家级林下魔芋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打造全国重要的高品质魔芋种植加工基地,全面构建新平魔芋产业高品质发展1+1+2+N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格局。即1个国家级魔芋种质资源圃,1个国家级林下魔芋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中心(一个低纬高原现代魔芋技术中心、一个魔芋精深加工示范中心)和N个示范基地

1.创建1个国家级魔芋种质资源圃。立足哀牢山野生魔芋资源禀赋,以云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林科院、市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单位,依托云南绿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魔芋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和种质资源圃,建立魔芋新品种鉴定制度和良种认证体系,广泛收集国内外魔芋种质资源30个品种以上,新品种选育35个。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林草局、县科协〕

2.创建1个国家级林下魔芋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国家级林下魔芋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建立健全新平魔芋标准体系,在现有技术、工作、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建立林下魔芋种植魔芋良种繁育、魔芋产地环境、魔芋双行条栽二次培土技术规程、魔芋施肥技术规程、魔芋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商品魔芋、魔芋干操作标准等一系列标准示范区在农药、化肥、植保管理、疫病防治、采收加工等全过程实行标准化控制,建立实施统一供应种苗、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田间农艺措施的服务支撑体系。示范区基本做到生产有标准,操作有标准,管理有标准,对示范区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组织、人员实行制度化管理,逐步完善现有的标准,申报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

3.建设低纬高原现代魔芋技术研究中心。以云南绿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载体,建立低纬高原现代魔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专家委员会,负责魔芋产业规划、标准化种植、产加工、食品研发、质量监控、市场营销以及制定地方标准开展技术指导等工作。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

4.建设1魔芋精深加工示范中心积极向上争取财政补助资金,支持本土魔芋双龙头企业以云南绿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载体,建设1魔芋精深加工示范中心通过魔芋食品精深加工项目技改升级,到2025年,研发46个魔芋特色系列产品并投入市场,工业产值3000万元以上。牵头单位: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

5.建设新平魔芋品种三级良种繁育示范基地。按照立足自给、区域协调、适度引种原则,科学布局,建立和完善魔芋原原种、原种、良种三级繁殖体系。依托村集体企业和云南绿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快以新平魔芋品种玉魔1玉魔2为重点品种的良种扩繁,三年内完成20个共600(每个基地面积不少于30)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实现种球产量480吨,村集体增收600万元以上。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6.建设13个标准化产地初加工车间示范基地。采用标准化+龙头加工企业+村集体+农民+基地模式,按《玉溪魔芋标准综合体》DB5304/T0472021地方标准进行种植管理,建成13个魔芋产地初加工共同富裕车间。当村集体或村办企业商品芋种植面积大于300亩时,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参股、资源、管理入股及魔芋干片收购、垫资建设等方式,与村集体联建一个魔芋干片产地初加工车间,车间每年就地收购加工农民鲜魔芋1000吨以上,制成干片150吨,车间产值400万元。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供销社〕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在种植、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条中培育12家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新平魔芋品种种植村办企业12家,通过村企合作联建产地初加工共同富裕车间13个,发展新平魔芋品种种植专业合作社12家,培育3家市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发展新平魔芋品种种植家庭农场24个,培育市级家庭农场35个,打造产业发展的领军力量。鼓励中小企业联合发展,形成产业链聚集效应。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深化产业融合。引导和支持食药两用魔芋研发保健食品、功能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大健康产品,加大对玉溪市中医院与玉溪魔芋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研究《健脾消脂方联合魔芋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研究》的支持,力争打造一款新平魔芋保健功能食品。发挥新平生态优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建设一批魔芋科普基地、休闲观光区、生态康养村庄,推进魔芋产业与乡村振兴、养生养老、健康旅游等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林草局、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新平县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成成员如下:

 长:李盛林   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普正伟   县林草局局长

李云山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员:     县发展改革局局长

郭金勇   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长

王兆昕   县财政局局长

喻家旺   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县乡村振兴局局长

    县供销社联合社主任

余开顺   县科协主席

范晓飞   桂山街道武装部部长

     古城街道办事处主任

吴玉祥   平甸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刁乙真   扬武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黄学斌   新化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范美荣   老厂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徐明辉   戛洒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谢顺旺   水塘镇武装部部长

关越宸   者竜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普俊杰   漠沙镇武装部部长

张丽莎   建兴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罗世忠   平掌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张乙胜   云南绿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

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工作协调,组织、指导、协调各职能部门强化落实政策、规划、项目、技术、标准、资金、监测,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加快推动新平县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下设办公室在县林草局,由普正伟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分管副局长为副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各类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及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新平魔芋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及经验典型,营造新平魔芋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加强资金保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重点支持林下魔芋、粮经协作等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发展壮大魔芋产业。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魔芋产业发展纳入县级产业政策支持范围,将魔芋产业发展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相应扶持资金。整合资金,整合各类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基地建设、产品研发、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企业扶持、创新能力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发展

(四)强科技支撑。用好农、林系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种植水平、科技创新,注重科技知识更新,强化科技培训和队伍建设,不断夯实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五)加强人才保障推动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围绕魔芋产业发展需求,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遵循人才集聚规律,重视支持创新人才的团队建设。转变思路,以聚才促进留才,结合魔芋产业发展重点,让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才都能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保障乡土专家和乡土人才的培育。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68日印发



政策解读:http://www.xinping.gov.cn/xpxzfxxgk/zfwjjjd/20230608/1452394.html

上一篇:关于印发云南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云政办规〔2021〕1号)
下一篇:新政办通〔2023〕20号 关于印发新平县国家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