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042700755501000 第一部分 新平县古城街道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17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新平县古城街道办事处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新平县古城街道办事处是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受人民政府 领导,依据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县人民政府授予的权利,管理辖区内行政工作;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定、命 令和指示,按照职责权限依法行使行政职能;负责制定街道 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辖区内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管理工作,繁荣区域经济;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城 区管理工作,加强辖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协助有关部门 做好城区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等工作;指导社区居委会开展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其他工作,负责社区建设、管理、 服务工作,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做好辖区内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等活动及民主法治 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居民素质;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交 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二)2017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2017年,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以“十三五”规划纲要为引领,紧紧围绕“建产业促增收、建基础促发展、建生态促文明、建民生促和谐、建阵地促党建”的发展思路,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要务,在新常态下不断创新发展,克难题、抓机遇、谋全局,做到方向明、思路清、工作实,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7年,全年预计实现(下同)生产总值72312万元,同比(下同)增11.9%;地方财政收入1046万元,增6.4%;财政总收入1955万元,增98.2%;地方财政支出2853万元,增17.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903万元,增58.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8082元,增12.4%;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4463元,增15.4%;向上争取资金166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数1615万元的103.2%;招商引资683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数6000万元的113.8%。 1.科学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农业产业提质扩量。围绕“三农”突出问题抓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农业总产值18048万元、增9.5%。通过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农村实用先进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化种植结构,粮食产量稳步增产,实现粮食总产552.9万公斤,产值949万元,粮食安全得到保障。蔬菜产业提速发展,着力建设生态蔬菜品牌种植基地,加大种植规模,实行订单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实现蔬菜产量1597万公斤,产值3673万元。烤烟产业提质增效,烤烟种植面积3800亩,收购烟叶37万公斤,实现烟叶交售收入1091万元,均价29.49元/公斤,取得了全县上等烟比例第一、均价第一和烤烟生产考核第一的可喜成绩。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加速,优化生产布局,配套扶持政策,4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1个单元,畜牧业实现产值10950万元,增13.21%。食用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核桃、竹子管护得到加强。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公示确认面积30279.15亩,启动昌源社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鼓励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积极培育现代新型经营主体,完成33户家庭农场的申报认定工作。完成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始终坚持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集聚发展为重点,以加快发展新型加工业为突破,强化工业发展意识,优化发展环境,确保工业经济的稳步增长,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9090万元、增10.8%,工业增加值18921万元、增长5.4%。德润新型建材公司节能环保技改项目、龙泉茶业异地扩建项目继续推进;龙泉茶业茶品年产量达305吨,何礼食品公司“何礼”牌和泰润食品公司“泰恒润华”牌酱腌菜年产量达6740吨,德润新型建材公司年生产销售标砖2600万块、产值1000万元。 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紧紧围绕消费升级,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8600万元、增15.5%。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延伸产业链,签约并开工3个项目,全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6830万元,储备项目3个。落实申报产业扶持政策,共有8户企业得到了75.2万元的奖励扶持。积极上报信贷资金支持,完成泰润食品、龙泉茶业等5户企业扶持发展申报,开展全县企业融资需求调查工作。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旅游市场持续繁荣活跃。服务产业不断提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凸显,巩固提升餐饮、住宿等传统产业,京东等电子商务、中介快速发展,带动销售消费方式变革。大力发展啊波左乡村旅游,啊波左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农家乐、生态种养殖业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乡村旅游创新融合发展,十·一黄金周期间,成功举办啊波左第二届稻田运动会、啊波左第一届民族民间歌舞大赛,2017年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打造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啊波左模式。 2.夯实根基,城乡面貌显著变化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团山脚市级“百村示范”稳步推进;完成下他拉、下方等小组“千村整治”工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19户;启动他拉片区601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00万元的马扒路、白丁路、扒芝哩路、丁罗路等公路建设;协调做好宁河路、梭克路林地、土地征占用。完成去冬今春沟渠岁修40件,土石方开挖2.7万立方,改善了4个社区灌溉面积2800亩;完成孙家寨水库出水沟三面光支砌防渗、团结水库出水沟水毁修复和他拉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完成他拉社区马道子水库、红旗水库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完成小(二)型水库移民安置区扶贫项目工程等。协调配合推进昌源、纳溪等4个社区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做好辖区内重点项目征地工作,完成征地721.431亩,共兑付补偿款9167.04万元。 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扎实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持续整治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拆除“两违”建筑7281.78平方米,安装排污管6.2千米,村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扭转,公路沿线垃圾得到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溪湖主题公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志愿者服务活动,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3.统筹兼顾,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017年,发放农村低保金41.42万元,发放城市居民低保金153.59万元,发放养老金、五保金、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老年人补助金、残疾人“两项”补贴等208.64万元,抓好残疾人特殊困难救济工作。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公益林补偿、草原生态补贴共234.78万元。发放“贷免扶补”3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9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46万元、农村小额信贷畜牧业发展贴息贷款600万元。转移劳动力2302人,其中省外转移913人。2017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5942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7455人,续保率96.39%,发放养老保险23008人次、181.6万元;建档立卡户参保率、续保率均为100%。推进古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公共服务水平日益增强。落实“三免一补”,巩固“两基”成果,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质量和管理,抓好各种传染疾病的防治;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人口自然增长率6.85‰;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800例,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深化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殡葬管理进一步规范,明确管理职责,发放惠民殡葬补助58人11.9万元。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139名适龄青年兵役登记,4名青年应征入伍。 防震减灾、科技、档案、保密、应急等工作稳步推进,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协调发展。 4.干群合力,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坚持全面攻坚与突出深度攻坚相结合,扎实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实现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44人。街道组织67名干部职工组成14个帮扶小组深入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积极开展建档立卡户CD级危房认定工作,全力保障住房安全,完成7户C级危房加固修缮、6户危房拆除重建(新建)工作;完成3类重点对象32户CD级危房改造,22户拆除重建工作正有序推进。精准实施行业帮扶行动,教育、健康、金融等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古城街道商会组织辖区内爱心企业捐款6.99万元以及价值4万元的物资用于扶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了社会帮扶项目及资金的带动作用。突出产业这个根本,抓实“一户一策”产业发展,蔬菜种植、林下养殖等产业扶贫项目落实到位,初步形成“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收入”的产业扶持新格局。2017年底动态管理工作中,通过“三评四定”10户38人已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确定为正常退出户;4户6人继续保留在档内。贫困发生率降至0.04%,脱贫攻坚取得关键性突破。 5.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化巩固林改,注重保护森林,森林覆盖率达71.64%。推进天保二期工程项目建设。新植核桃1100亩、提质增效1100亩,旱冬瓜造林8万株,竹子补植3000株,小蠹虫防治6000亩,森林抚育5000亩。严防森林火灾,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街道森林防火实现零火情、零火灾、零伤亡的好成绩,圆满完成了县政府下达的各项森林防火目标任务,在县年度森林防火考评工作中获一等奖。全面启动实施河长制工作,设立街道级河长10名,社区级河长9名,6条河流、13座水库得到有效管护。加强水污染监测力度,确保水质稳步提升。健全环境监管体系,防范环境风险和污染事故。大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坚持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并重,完成他拉社区扒芝哩小型地质灾害防治治理工程。积极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新平县第四小学开展省级“绿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锦秀社区开展省级“绿色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完成国家级生态街道创建前期工作。 6.常抓不懈,民主法治进程加快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县工作,法律服务不断优化。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领导包案制,开展现场接访下访,持续深化调解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圆满完成十九大安保维稳任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9批25人次,已答复办理16件21人次,无民转刑案件和越级上访案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81起,调解成功374件,成功率达98.1%;安置帮教刑释解教人员52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深入开展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年内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着力推动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充分释放宗教正能量,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大力开展重点食品综合整治和生产、流通环节集中治理,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行政审批事项,精减审批环节,提升服务质量,及时调整公布权责清单。整合政府网站和信息公开网站,推进政务公开。简政放权不断深化,梳理政府权责清单59项、行政审批42项。办事处及各中心站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7.从严治党,基层组织不断夯实 多形式开展学习宣讲活动,不断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分升级、标兵培育、示范引领“三项工程”创新推进,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实行“包责到支部”,分好班子成员抓党建“责任田”,推行党工委委员包社区党总支、联系支部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分类指导以党建促发展,用好用活530万“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贯彻落实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两新”组织党建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全面加强,“三个行动计划”持续深化,集体经济增收向小组延伸,社区居民小组党员活动室实现全覆盖。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鼓励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不断加强。一年来,培训党员干部5200余人次,培养街道社区中青年后备干部44人、党外干部4人,少数民族干部27人。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现8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晋位升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显著提高。 8.严守底线,自律意识得到强化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狠抓组织领导、责任分解、检查考核、责任追究关键环节,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网络,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理念。严格监督检查,推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建立健全和完善纪律作风专项督查、重点工作立项督查、日常工作经常督查、工作进程跟踪督查的“四项督查”机制,加大对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人、财、物、事等权力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年内开展脱贫攻坚、社保、烤烟生产、“三资管理”、森林防火等重点工作督查6期,完成昌源、锦秀社区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公务接待规定,严格执行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大廉政风险防控力度,实行重大节日专项提醒,重大事项专项警示制度。开展任前谈话及集体廉政谈话21人次,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录入“五级联动”信息平台590件,实现群众诉求零积压。2017年,街道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见成效,干部作风更加务实高效。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古城街道2018年部门预算汇编范围的独立核算单位共19个,其中:行政单位3个(党工委、办事处、人大工委),参公单位2个(财政所、农保所);事业单位14个(农科站、农经站、农机站、兽医站、林业站、水管站、新合办、企业办、规划所、路政站、文化站、两校、科协、科委);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有5个,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有14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新平县古城街道2017年末实有人员编制65人。其中:行政编制25人(含行政工勤编制2人),事业编制40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8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25人(含行政工勤人员2人),事业人员39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7人)。 离退休人员14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14人。 特殊人员定额补助情况:岗位购买人员25人(其中,党工委1人,财政所2人,农经站2人,规划办2人,水管站1人,办事处6人,新合办3人,锦绣社区8人);协议购买小一型水库管理员2人;公益性岗位人员7人;其他对个人和家庭补助人员38人(其中,小二型水库管护人员9人,小坝塘管护人员28人;街道关工委副主任及退休返聘1人);人大主席团成员7人;遗嘱补助人员2人;社区及小组干部等补助人员463人;公墓管理人员5人。 社区居民委员会5个,居民小组68个。 车辆编制7辆,实有车辆7辆。 固定电话编制37部,其中,街道32部,社区5部,固定电话实有37部,其中,街道32部,社区5部。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17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新平县城街道2017年度收入合计28745057.45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8526820.45元,占总收入的99%;其他收入218237元,占总收入的1%。比上年同期24,520,378.06元增加4224679.39元,增长17%,主要原因是项目经费的及部分人员经费的增加。 收入占比分布图如下:  收入按功能科目分布图如下: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新平县古城街道2017年度支出合计26737009.16元。其中:基本支出17628830.25元,占总支出的66%;项目支出9108178.91 元,占总支出的34%。比上年同期27,286,374.42元减少549365.26元,下降2%,主要原因项目支出减少。 支出分布图如下: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7年度用于保障古城街道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17628830.25元,比上年同期14,788,788.46元增加2840041.79元,增长19.2%,主要原因是人员经费的增加,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14718848.29元,占基本支出的83%;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17%。 基本支出分布图如下: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7年度用于保障古城街道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9108178.91元,比上年同期12,497,585.96元减少3389407.05元,下降27.1%,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县级国库资金紧张调度困难,无法保障工程项目资金及时支付,街道工作进展存在很大压力,影响发展目标实现。 项目支出按功能科目分如下图所示: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新平县古城街道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6396206.05元,占本年财政拨款支出26518772.16元的99.5%,比上年同期25,759,614.42元增加636591.63元,增长2.5%。主要原因是人员经费支出的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8178067.23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1%。主要用于党工委、办事处、人大工委、财政所等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 2.外交(类)支出0万元。 3.国防(类)支出0万元。 4.公共安全(类)支出5381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2%。主要用于社区调解员支出。 5.教育支出177393.7元,占一般公共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7%。主要用于两校支出。 6.科学技术支出268669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主要用于科协和科委支出。 7.文化体育与传媒841426.34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2%。主要用于文化站人员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支出及文化站建设支出。 8.社会保障就业支出4034806.68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5.3%。主要用于社会保障人员及公用经费支出。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64975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主要用于计生站人员、公用经费支出及街道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支出。 10.节能环保支出14025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5%。主要用于退耕还林支出。 11.城乡社区支出1001283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8%。主要用于规划办人员及公用经费和集镇维护费支出。 12.农林水事务支出9423062.1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5.7%。主要用于农业中心人员人员、公用经费支出和村民委员会人员、公用经费支出以及公益林补偿金、草原生态补贴等。 13.交通运输支出124045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5%。主要用于路政办支出。 14.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247256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9%。主要用于企业办支出。 15.住房保障支出万84116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2%。主要用于职工住房公积金支出。 实际支出占比分布图如下: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新平县古城街道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645000元,支出决算为590693.72元,完成预算的91.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353868.32元,完成预算395000元的89.6%;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236825.4元,完成预算250000元的94.7%。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和接待费用的减少。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6年决算数479,278.49元增加111415.23元,增长23.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比2016年决算数234,727.44元增加119140.88元,增长50.8%;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比2016年决算244,551.05元减少7725.65元,下降3.2%。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务用车老化,车辆修理费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53868.32元,占59.9%;公务接待费支出236825.4元,占40.1%。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53868.32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购置车辆0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353868.32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7辆。主要用于古城街道相关工作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236825.4元。其中:国内接待费支出236825.4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658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5267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古城街道相关工作产生的接待批次及人次等发生的接待支出。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0发生的接待支出。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新平县古城街道2017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958,730.62元,比上年同期1,728,743.30元比减少了770012.68元,下44.54%,主要原因是节约公用经费。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办事处、党工委、人大工委、财政所等部门的公用经费支出以及资产的配置等。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新平县古城街道资产总额10,673,271.27元,其中,流动资产6,926,350.77元,固定资产3,746,920.50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万元,在建工程0万元,无形资产0万元,其他资产0万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了1201122.7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386978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万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万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万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万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万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7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264,758.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64,758.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四)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重点绩效评价结果等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重点绩效评价结果等预算绩效情况说明:具体项目预算完成情况详见附表7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经对古城社区啊波左小组文体活动广场建设自评,对项目完成情况、项目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综合效益情况和群众满意度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初步完成重点项目预算的绩效目标,评价结果为:良。 (五)相关口径说明 1.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2.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4.“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三公”经费 :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古城街道办事处 2018年9月14日 监督索引号53042700755501111 新平县古城街道办事处2017年度部门决算表9.1420180919053440734.x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