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社会保障卡? 答:社会保障卡,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指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省级、地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合作商业银行面向个人发行,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等社会保障应用功能,以及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应用功能的集成电路(IC)卡,是持卡人享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权益的信息载体。社会保障卡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持卡人提供从出生到生命终结贯穿一生的服务,并可进一步扩展承载政府其他公共服务事项。 二、什么是社会保障一卡通? 答:社会保障一卡通是社会保障卡的最终发展目标,是指持卡人凭借社会保障卡,在全国范围内高效、便捷地获取社会保障服务,比如无障碍的跨地区转移社会保险关系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等。根据规划,到2017年底,要实现社会保障卡可跨地区、跨业务直接办理个人的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开放向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集成应用,基本实现全国社会保障一卡通。 三、社会保障卡长什么样? 答:社会保障卡正面包括以下要素:国徽、卡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 社会保障卡背面主要包括以下要素:发卡机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合作商业银行)标识、银联标识、持卡人相片、持卡人个人信息、接触式IC芯片、插卡方向箭头标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机构印章、银行卡卡号、ATM标识和箭头、服务电话、制卡厂商代码等要素。 

四、什么是个人社会保障号码? 答:《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社会保障号码是公民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实现社会保险权益衔接的唯一标识,是公民拥有社会保障权益的重要标志。社会保障号码要求全国唯一、终身不变、规则统一。 持有居民身份证的中国公民,社会保障号码采用公民身份号码。没有居民身份证的港澳台人员、华侨,以及外国人,社会保障号码按照全国统一规则编制。 五、什么是社会保障卡加载的银行账户? 答:2011年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开展战略性合作,推动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加载金融功能后的社会保障卡,作为持卡人享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权益的电子凭证,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业务办理等社会保障卡基本功能的同时,可作为银行卡使用,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服务,能够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与金融支付业务的协同办理,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和金融服务能力,方便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政府公共服务和金融服务。加载金融功能的形式均采用单一芯片卡。 六、社会保障卡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社会保障卡主要具有六大功能: 1、身份凭证。社会保障卡作为持卡人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参保登记、工伤认定、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社保服务、人才服务的主要电子身份凭证。在此基础上,部分地区将社会保障卡进一步扩展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办事身份凭证。 2、信息记录。在社会保障卡内或相关后台系统记录个人基本信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关键业务信息,形成电子形式的证件副本。 3、自助查询。通过社会保障卡在自助服务一体机或其他服务渠道连接后台系统,方便持卡人查询个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权益信息及办理相关业务。 4、就医结算功能。通过社会保障卡实现本地和跨地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费即时结算,支持挂号、诊疗、妊娠登记、住院登记、购药等就医过程的信息服务,实现就医一卡通。通过社会保障卡将医疗服务与医疗结算流程有机结合,可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就医。 5、缴费和领取待遇。通过社会保障卡的银行账户实现各类缴费和待遇领取。包括个人各项社会保险缴费、人事人才考试缴费,各项社会保险定期待遇和一次性待遇领取、报销费用领取、就业扶持政策补贴资金领取、重点行业(企业)农民工工资领取等。 6、金融支付功能。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卡的银行账户办理存取款、转账、代收代付等业务。目前,社会保障卡的金融应用为人民币借记应用,其使用范围限定在中国境内。 七、什么人可以申领社会保障卡? 答: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中国公民,以及在中国境内就业或者参加社会保险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地区居民、外国人,都可按照规定申领和使用社会保障卡。 其它热点问答 1. 如何申领社会保障卡、首次(初次)申领社会保障卡是否要交费? 答:申请人可以自行通过社会保障卡服务机构网点,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领社会保障卡,或者通过用人单位、就读学校、以及社会保障卡服务银行提交申领办理资料并代为申领。 申请人在办理申领手续时,应当向当地社会保障卡服务机构提供申请人相关材料,并在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合作商业银行范围内选择社会保障卡服务银行。人社部门对参保人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生成社保应用个人化数据,并将个人资料信息批量发送给合作银行,合作银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5号)等法规制度要求对客户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生成金融应用个人化数据。按照商定的方式完成卡片制作与个人化后,个人化机构将成品卡传递到人社部门,人社部门将卡发放给持卡人。合作银行应按照人民银行有关批量办卡的规定,要求持卡人持个人身份证原件到柜台办理金融功能激活手续。 社会保障卡首次发卡费用由加载金融功能的银行全额承担,持卡人不交费。 2.社保卡申领时所需提供哪些材料? 答:(1)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护照、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等; (2)申领登记表,主要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国家/地区代码、职业(工种)、地址、联系电话、相片、有效身份证件信息(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有效期限)等; (3)当地社会保障卡服务机构要求的其他证明材料。 3. 社会保障卡的密码如何修改? 答:社会保障卡的密码分为社会保障应用密码和银行账户应用密码。 持卡人应当在领卡后,及时修改初始密码。持卡人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卡服务机构网点、自助服务设施办理社会保障应用密码修改。 社会保障应用密码遗忘或者连续六次输入错误造成锁卡的,持卡人应当到社会保障卡服务机构网点进行密码重置或者解锁。 银行账户应用密码的管理,遵循社会保障卡服务银行的相关规定。 4. 如何保管社会保障卡? 答:社会保障卡不要与坚硬物品放在一起或接近强磁场。牢记并妥善保管卡密码,不要将密码写在卡片上或与卡片放在一起。在办理业务输入密码前,要注意周边环境,防止他人偷视,更不要将密码告诉他人。不要将卡转借、租借他人使用,以免被盗用,造成个人权益损失。 5.什么情况需要挂失社会保障卡? 答:社会保障卡丢失的,持卡人应当及时办理挂失手续,避免个人权益和账户资金受到侵害。社会保障卡挂失分为临时挂失和正式挂失。 持卡人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卡服务机构的网点、网上服务平台和社会保障卡服务银行的客服平台办理临时挂失。或者持有效身份证件分别到社会保障卡服务机构、社会保障卡服务银行网点办理社会保障应用、银行账户应用的正式挂失。 6.什么情况需要解挂社会保障卡? 答:持卡人办理挂失后,未办理补领申请手续前,找回本人社会保障卡的,应当办理解挂,恢复该卡的正常使用。已办理挂失且完成补领申请的,不再办理解挂。持卡人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和社会保障卡,分别到社会保障卡服务机构、社会保障卡服务银行网点,办理社会保障应用、银行账户应用的解挂。 7. 什么情况需要补换社会保障卡? 答:社会保障卡正式挂失后,需申请补发社会保障卡。 社会保障卡到期、损坏,卡面污损、残缺不能辨认,持卡人的姓名、社会保障号码等关键信息发生变化,持卡人的服务银行发生变化时,持卡人跨省流动产生参保地变化时需申请换发社会保障卡。 8. 如何通过社会保障卡缴纳社会保险费? 答:各项社会保险的个人缴费可由银行实行预存代扣或自主缴费,根据不同的险种要求按年度或月度缴纳。对于预存代扣方式,参保人员确定缴费金额后,于当地规定的缴费期内,将当年的养老保险费足额存入社会保障卡的银行账户即可。社保经办机构将通过银行,按照个人缴费档次实现扣款。对于自主缴费方式,参保人员持社会保障卡到银行网点(含其授权的转账电话服务网点),确定缴费金额,经系统后台审核后,个人直接通过社会保障卡的银行账户实现转账,完成缴费。 9. 如何通过社会保障卡领取养老保险待遇? 答: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可按月通过社会保障卡加载的银行账户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参保人员可持社会保障卡在银行网点(含其授权的转账电话服务网点)领取。并通过网上大厅、自助服务一体机、网点柜台等渠道,查询本人的待遇明细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