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通知公告

新平县“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内涵要义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0-11-29 19:11   点击率:253打印】【关闭

立足新平发展基础和实际情况,十四五时期,按照12345的发展思路,即围绕打造滇中绿谷发展目标,立足富民”“强县两个根本紧扣绿色矿冶集聚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中国花腰傣文化旅游目的地三大发展定位,坚定工业集群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业专业化、城镇特色化四个发展方向,努力建设富强新平、活力新平、文化新平、美丽新平、和谐新平,奋力开创新平转型跨越、绿色崛起新境界

——围绕1发展目标。滇中绿谷。主动融入昆曼公路、泛亚铁路中线等经济大通道战略中,统筹全域绿色发展综合改革试验,把矿冶资源、生物资源、花腰傣文化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集群优势,开启生态、生产、生活三生新空间,构建以绿色矿冶为主体、以大农业大文旅为两翼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立足2根本富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富民产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让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强县。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及经济活力,高质量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

——紧扣3个发展定位。绿色矿冶集聚区。立足新平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及矿冶产业发展基础,抓住玉溪市建设云南省绿色钢城契机,加强原料资源保障能力积极协调大红山两大国有铜、铁矿采选企业加大向仙福公司和红山球团公司等矿冶企业供给铁精矿产品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仙福公司开发生产型钢、复合板材、管材、不锈钢及高性能合金钢等特种钢材新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实施重大技改项目,力争规模以上矿冶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推动矿冶产业向现代化绿色化迈进率先把新平打造为全省绿色矿冶集聚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立足新平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基础及优越的气候条件,以绿色食品牌为抓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建设,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品牌和云南省农产品主产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强化科技推广运用,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补齐基础短板,构建完善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一产接二连三,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综合效益、竞争力和影响力,率先把新平打造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中国花腰傣文化旅游目的地主打中国花腰傣之乡品牌,立足哀牢山、磨盘山、红河谷、戛洒花腰傣风情小镇、农产品等资源,以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扩大总量和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着力推进服务业专业化,强化龙头带动,加强花腰傣等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加快乡村精品旅游、康体养生、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服务业融合发展,擦亮花腰傣之乡”“褚橙之乡”“中国天然氧吧等名片,努力把新平建成中国花腰傣文化旅游目的地

——坚定4化方向。工业集群化。以重点企业为支撑、产业链延伸为重点,突出特色优势,外引内联并重,优化产业布局,聚力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工业聚集度,决战决胜工业经济。农业现代化。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兴旺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推广运用,着力补齐基础短板,加快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建设,着力构建高产、优质、低耗的绿色农业生产体系,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服务业专业化。以提质增效为心,以扩大总量和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强化龙头带动,积极构筑大旅游、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格局,着力推进服务业专业化,制定服务业倍增计划,促进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城镇特色化。建设美丽县城”“特色小镇,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统筹规划高品质、高水平、大气魄有序推进城镇建设,把新平真正建成突显民族特色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建设5个新平”富强新平聚力工业园区、重大工程建设,一产抓特色、二产抓突破、三产抓升级,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打造绿色矿冶集聚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和中国花腰傣文化旅游目的地形成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格局,县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建设实现新跨越。活力新平。不断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质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消除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各种障碍,健全保障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增强全县高质量发展驱动力文化新平。推进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文化软实力大提升,达到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发挥“中国花腰傣之乡”、彝族文化与“两山一谷”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凝聚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合力,打造中国花腰傣文化旅游目的地,开创新平文化旅游发展新局面美丽新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生态资源价值转化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改善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环境质量,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推进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滇中绿谷建设取得突破进展。和谐新平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上一篇:中共平甸乡委员会 平甸乡人民政府 关于调整平甸乡党委政府领导分工的通知
下一篇:民法典学习解读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