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至27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级初验工作组对我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进行了为期3天的检查指导。期间,工作组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宗教活动场所、景区、医院、千家万户,检查指导我县“九进”活动开展情况。 27日上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级初验工作组来到戛洒小学,实地检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工作开展情况。 从2013年起,我县各学校开始把民族团结教育引入课堂,做到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在14个少数民族聚居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同时将民族传统手工艺、传统音乐舞蹈、传统美术运动等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让民族文化植根于孩子们心中,生生不息、薪火传承。 随后,工作组一行来到戛洒镇,通过现场听取创建工作汇报、观看专题片、实地走访等形式细致检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乡镇情况。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乡镇工作中,我县坚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养树立各级各类示范典型。2013—2018年共实施了67个民族团结示范项目,其中民族特色村8个、民族团结示范村7个、示范户创建点17个、民族经济发展示范项目7个、民族文化繁荣示范项目13个、民族关系和谐示范点13个、戛洒民族特色镇建设和戛洒镇关圣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总投入资金9.1亿元。2018年,戛洒镇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7日当天,工作组还到戛洒镇旋涡小组,古城街道阿波左小组,新平县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广场、新平县烈士纪念馆、新平龙泉寺,检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进千家万户、进机关、进宗教活动场所等九进情况。 在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新平县紧紧围绕创建工作目标,紧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严格“九进”活动要求,制定下发了“九进”实施方案和工作指标体系,要求各相关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测评标准,注重痕迹管理,整合资源,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重点突出自选动作,确保“九进”活动有特色有亮点,主动为居民开辟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相互展示交流的载体;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打造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通过举办特色鲜明的交流、座谈、联谊和走访慰问等主题活动,使各民族相知、相亲、相爱的感情表达有载体、有平台,打造创建活动亮点,使之经常化、规范化、特色化。同时,持续抓好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营造团结稳定良好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宗教界人士交往联系,引导服务社会新风尚。 通过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进宗教活动场所、进景区、进医院、进千家万户“九进”活动的扎实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巩固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营造了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