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民族工艺师带领村民绣出一片新天地


来源:云岭先锋网 时间:2019-05-17 11:05   点击率:84打印】【关闭

 

云岭先锋网讯(记者 邹鹏 摄影报道)走进新平县戛洒镇平寨村花腰傣手工艺品开发协会大院,就看到这样一幅画面,织布机旁老人们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熟练地推拉着古老的织布机和梭子,织布机和她们一样历经沧桑,五彩线在她们手中飞舞,旁边几位年龄不等的绣娘低头忙着手中的绣品。

平寨村是花腰傣刺绣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村子。“目前我们有会员将近400人,成立10年来,主要从事以花腰傣刺绣、编织、织布等为主的花腰傣民间手工艺品开发及销售。2018年产值达到40万元。”年轻的会长刀向梅介绍。

协会成立以来还不定期举办了多期培训班,聘请省内外知名刺绣工艺大师对会员进行技能培训。会员通过培训学会了14种刺绣针法,提高了刺绣工艺品的工艺质量。经过几年的运作,会员中,市级传承人2人,云南民族民间刺绣高手称号1人,戛洒镇民族民间刺绣高手8人,先后带动了戛洒、漠沙等周边25户农户开展竹编、织布、刺绣等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花腰傣旅游知名度。

同时,依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开发民族手工艺品,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支撑。现在,90%以上的农户农闲时都会加工生产刺绣手工艺品,涉及花腰傣服饰、各式手提包、电脑包、女性时尚饰品、项链、挂件、挎包、背包、香包、绣包、家居饰品等不同种类的系列产品共6大类上百种。目前,协会注册了“巧花腰”网站及“巧花腰”商标,也有了专门的生产车间,形成了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

刀向梅说,协会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在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增加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

村民白元珍在协会的带动下,一套衣服能卖1000多元,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年过50岁的刀文仙多年来一直坚持手工刺绣,加入协会后,积极参加刺绣培训和各种交流会,不断创新传统绣片,成为了刺绣能手。她还被评为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一个月光靠刺绣能获得超过2000元的收入。类似这样的靠着手艺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使花腰傣人走出了一条在家里守着民族文化也有经济收入的致富道路。在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实现增收致富。

上一篇:走脱贫攻坚路 访脱贫攻坚人 ---新平县新阶联代表人士赴基层助力脱贫攻坚
下一篇:普光照到扬武调研民族宗教工作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