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建设项目以来,扬武镇马鹿寨村新寨河小组村民建盖新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栽蔬菜、种杧果、养生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546元提高到2018年的5929元。 走进掩映在大山中白墙青瓦的新寨河小组,四周都是崭新整齐又独具特色的民居,墙壁上极具民族特色的壁画展示着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在村民宽敞明亮的房屋中,沙发、电视、冰箱等一应俱全。在民居旁边,村民们忙着从地里采摘成熟的苦瓜。 新寨河是彝族支系山苏人聚居村落,多年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建档立卡人口曾占村民总人口的一半。马鹿寨村党总支书记张华说,以前新寨河小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村民的经济收入不高。 2016年,新寨河小组开始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建设项目,投入800余万元完善基础设施。水利设施改善后,新寨河小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了百亩蔬菜产业发展基地,村民们种植四季豆、苦瓜和无筋豆等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每年都有数万元的收入,同时还种植了杧果速生苗2万余棵。 新寨河小组整合资金,耗资266万元,在农村危房集中安置点建设特色民居27户,集体公益房、停车场、公厕和党员活动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新寨河小组以前是土掌房,纳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建设后,重新盖了房子。群众学习了蔬菜种植技术,提高了种植能力,如今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张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