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着力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02-27 09:02   点击率:294打印】【关闭

近年来,新平县通过“九个着力”,聚焦“九进”活动,不断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着力提高“三力”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省委、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并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等方式,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着力彰显担当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企业。企业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企业”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开展“企业参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企业为民族地区引资引智、企业吸纳少数民族劳动力就业、企业参与光彩事业和乡村振兴”活动,结合企业实际,深入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内容, 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利用自身宣传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加大宣传本企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经验和新平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显著成效,传播新平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讲好新平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在企业内部营造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着力服务群众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村(社区)。以村(社区)为平台,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打造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促进少数民族群众与社区居民之间互帮互敬,实现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积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举办特色鲜明的交流、座谈、联谊和走访慰问等主题活动,使各民族相知、相亲、相爱的感情表达有载体、有平台,打造村(社区)活动亮点,使之经常化、规范化、特色化。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尽快适应生活、在“深、细、实”上下功夫,加大民族政策宣传力度,提升工作队伍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着力下沉重心纵深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乡镇(街道)。发挥乡镇(街道)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实际,推动把工作重心下沉到乡村,促进民族关系和谐,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各类民俗文化和节庆活动中充分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和元素。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乡规民约,设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街、中华文化宣传广场等,使创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促进各族群众和谐共生、携手圆梦。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以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育打造一批示范带动性强的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推动在特色产业培植、民族文化传承、村容村貌整治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建设美丽乡村凝聚人心、夯实基础。

着力六个行动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家庭。以开展“六个行动”进家庭为抓手,助推实施民族团结进步进家庭示范村创建项目,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强化群众民族团结进步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浓厚氛围,引导妇女带动家庭成员参与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和谐稳定。  

着力促进中国化稳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宗教活动场所。围绕“五进”活动内容,积极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活动,国庆节在各场所举行“升国旗唱国歌”“在国旗下讲故事”等系列活动,充分彰显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爱国情怀和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开展“讲故事·学榜样”主题活动,讲好宗教界前辈与党真诚合作、团结奋斗的故事,讲好身边的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爱国爱教、奉献社会的故事,讲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敬业、诚信的故事,颂扬宗教界的善行义举,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彰显社会主流价值。开展传承“好教风、好教规、好场所”主题活动,加强宗教界自身建设,提升学习和遵守法律法规、政策能力,完善宗教团体场所管理制度,树立宗教界良好的社会形象。

着力促进共融探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民族节日等重大节日,组织景区周边群众开展节庆展演、民族歌舞、非遗传承项目展示等形式多样、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形成全民动员、全社会知晓、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使创建工作成为提升旅游景区美誉度、打造品牌影响力、弘扬团结主旋律的有力推手,努力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与景区发展双提升。

着力保障健康有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医疗系统。明确“三个步骤”,确保创建工作清单化具体化。明确“组织部署、集中创建、总结宣传”三个阶段实施步骤,突出业务工作与创建工作相融合、互嵌入,组织动员各医疗卫生单位紧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医疗改革、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发展等工作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各民族群众看病就医等政策,为全县各族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着力培根铸魂融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精心打造全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学习圈”。利用好主题团日、少先队活动课、道德法治课等课堂主阵地,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以“主题班会课”“专题宣讲课”等形式,上好专题教育课,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统性、连续性和实效性。

 

 


上一篇:新平县举行2023年赏花节•千桌万人磨盘宴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启动仪式
下一篇:新平县三个着力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精神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