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探索创新和试点,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以基层实用、易用原则,围绕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精选五类高频民生事项下沉基层实行“五个办”,切实减少基层各族群众办事跑腿、办事成本和办事时间,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办”,全面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乡级事项村级“帮代办”。拓展事项“帮代办”。将农村建房、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等5个乡级事项纳入乡级事项村级帮办代办清单,由30项拓展为35项。跨立区域“帮代办”。建立县内跨区域通办服务模式,推动具备异地办理条件的乡级事项实现跨区域村级帮办代办。提升效能“帮代办”。建立健全村级人员基础信息台账,对群众关切的各类惠民补贴、行政给付等事项适时提醒和帮办代办,确保惠民政策“非申即办”“非申即享”,精准服务。简化手续“帮代办”。编制乡级政务服务事项村级帮办代办业务手册简化版,进一步简化办事手续,让群众看得懂、听得明、用得上。延伸触角“帮代办”。动员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组长、网格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作为“第一线”联络员,把“家门口”收集到的群众办事需求及时传递给帮办代办员,深化基层组织服务功能。2024年1-8月全县共代办乡级事项95405件。 县级事项乡级“帮代办”。基层党员干部坚定“服务群众干实事不是负担、唯上应付搞形式才叫负担”的信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县级事项乡级帮办代办服务窗口,将老年证、军人优待证、砍伐证等9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县级高频民生事项纳入乡级帮办代办清单,开展县级事项乡级“帮代办”,与乡级事项村级“帮代办”、服务企业投资“帮代办”、综合窗口厅内“帮代办”形成闭环,构建“全域政务服务帮代办”模式,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2024年1-8月全县12个乡镇(街道)共帮办代办县级事项5481件。 县级民生事项“下沉办”。将基层办件高频的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核发、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审验、残疾人证核发等4个县级事项服务下沉至乡镇(街道)集中办理,由县直单位结合实际确定按月、按季等适合的周期,采取乡镇定点、巡回等方式,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乡镇(街道)或村组开展下沉服务;逐步建立以戛洒镇为中心辐射水塘镇、者竜乡、漠沙镇、建兴乡、平掌乡和老厂乡等7个乡镇的政务服务次中心,将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居民结婚登记2个事项下沉至戛洒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2024年1-8月全县各县直单位组织人员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定期或不定期、定点或巡回下沉服务就近办理高频民生事项6404件。 医疗保障业务“延伸办”。推进医保服务向乡村两级下沉,向第三方机构延伸,构建多方联动、覆盖面广、服务规范、高效便捷的经办服务体系,实现新生儿参保登记、急诊抢救费用报销等24项医保业务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能办理;实现居民参保信息变更登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备案等11项医保业务在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能办理;合理布局第三方机构,满足“15 分钟便民服务圈”需要,实现个人参保信息查询、个人账户共济绑定、省内基本医疗保险转移申请等38项医保业务在第三方机构能办理。2024年1-8月全县共延伸办理医保业务16813件,其中乡镇(街道)办理6521件、村(社区)办理4211件、第三方机构办理6081件。另外,2024年1-8月新平县交管业务向第三方机构延伸办理14283件。 特殊群体业务“上门办”。聚焦“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通过乡镇(街道)、村(社区)对特殊群体服务事项的需求进行摸底、精准确定,选取残疾证申报、高龄补贴申请、惠民殡葬补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等17个事项,以帮办代办的方式适时开展“上门办”,延伸为民服务触角,将“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由“坐等审批”转变为“上门服务”,积极主动为特殊群体提供“绿色通道”,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行动不便、信息不畅、流程不清等“急难愁盼”问题,让帮办代办服务走在群众需求之前,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2024年1-8月全县共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上门服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409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