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精神、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重要回信精神、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四个突出”,着力加强党的民族工作理论政策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持续巩固民族团结良好局面,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营造“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突出思想铸魂,加强宣传教育树牢民族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全社会宣传教育。2024年,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08场次,举办各类主题活动18场次、教育培训活动50场次,参与党员领导干部17588人次。广泛开展“五旗五徽五认同”“同升国旗·同唱国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五史”教育179场次8839人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50余场次10000余人次。利用应急广播、LED电子屏、主次干道、车站、公共场所、景区景点、行业窗口、建筑围挡等载体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面宣传。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突出文化引领,构筑精神家园铸牢共同体。坚持以中华文化凝聚人、感召人,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持续打造“枝繁干壮”工程品牌,实施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文化精品工程和“百千万文化工程”,投资10万元完成建兴乡传统葫芦笙制作非遗技艺及葫芦笙舞蹈保护项目建设,投入31万元完成县城公共区域和市县示范样板社会面宣传标语、展板、景观小品制作,举办新平县“中华民族一家亲”美术书法摄影展,出版《新平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著名作家媒体写新平》哀牢山专刊,创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题歌曲《和合共融》《马缨花开向北京》,完成民族团结进步微电影《家节》拍摄和发布,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片和创建工作画册制作、民族小戏《同饮一江水》创作编排,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短视频创作主题采风活动,不断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促使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人心相聚、精神相依、团结奋斗。 突出创建带动,深化“三交”实践凝聚民族情。打造“和合共融·大美新平””创建品牌,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活动,打造戛洒镇、县总医院、县人民检察院等23个示范样板。组建新平县互嵌式发展社区联盟,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带、示范矩阵,不断拓展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路径,加快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举办“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暨“聂耳纪念日”主题活动,开展“攀磨盘逐梦青春·同心共绘石榴红”“乡村振兴产业旺·和合共融古州行”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举办“和合共融·团结奋进”全民健身运动会。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同为一家人·同过一个节”为节庆主题,举办“赏花节”“花街节”“沐浴节”“火把节”“花腰傣服饰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促使各族干部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实理念和深厚感情。 突出民生至上,推动共同发展画大同心圆。持续开展“幸福花开”工程,不断改善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提高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2024年,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项目5个、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建设项目2个、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项目4个、其他项目1个,争取中央、省级资金531万元。组织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申报2024年贷款贴息资金276.1万元,受益企业15家。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消费帮扶资金达1063.3万元,仙福公司等10家企业和玉溪湖北商会、玉溪福建商会结对帮扶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携手爱心企业和商会组织开展“寒冬送温暖”“书香进校园”“一老一小”、捐资助教等公益活动,捐款捐物300余万元。全县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平县实践的时代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