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新平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精心打造“理论聚心、传承走心、服务暖心”三心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理论聚心铸矩阵。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领导班子会议“第一学习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要内容,纳入各级各类主题活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全面组织抓好学习宣传,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政策和重点工作的把握能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新平县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选题计划,目前集中学习内容3次,150余场,参加学习2700余人;作为党校县委举办的干部教育培训学习内容12期,培训1168人。深入落实《新平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众化常态化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持续抓好党员宣传教育、干部宣传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宣传教育和社会面宣传教育,组建“哀牢新声-石榴红”宣讲团,目前共开展专题讲座、主题活动、惠民演出等各类宣讲活动48场(次),惠及群众79444人(次)。
传承走心续薪火。持续打造“枝繁干壮”工程品牌,实施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文化精品工程和“百千万文化工程”,不断推进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组织实施新平县陀螺文化节项目,完成《同饮一江水》创排和首场演出,推进文艺全面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通过“课堂学习+沉浸体验”的形式,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3场次,累计培训青少年1500余人次,激发非遗传承活力、增强文化自信。 服务暖心惠民生。依托中华传统节日和民族节日活动,开展的重大活动、节日节庆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内容融入活动中,目前共开展“同唱一首歌 同为一家人”“同为一家人 同过一个节”主题系列活动27场(次),惠及群众45.5万人(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常态化开展“同升国旗 同唱国歌”活动,共开展10场(次),参加群众2500余人,不断营造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环境,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千年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生动谱写各民族文化上相互交融,情感上相互亲近的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