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3月,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1918万元,同比增长12.4%,增幅较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 一、1-3月全县规上服务业持续发展 1.新增入库企业对营业收入增长带动作用突显。全县2021年末规上服务业企业新增入库6户,创下了近年来新增入库企业最高记录。全县新增6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3月营业收入4116万元,同比增长67.4%,带动了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加。 2.核算行业营业收入总体保持增长。全县涉及核算的五个行业营业收入呈现“四升一降”运行态势,除管道运输下降7.7%外,其他四个行业门类均高速增长,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增长32.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49.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35.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营利性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从2022年1-3月发展来看,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为12.9%,相较2021年1-3月8.4%的增速,虽有改善,但2021年底新纳规企业6户,而原纳规的4家企业整体规模和增势不够喜人,导致我县营利性服务业整体发展依靠新纳规企业支撑,营利性服务业想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较为困难。 2.规模以上服务业支撑企业少、结构单一。我县规上服务业企业仅有10户,涉及管道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五个行业,结构单一,对营利性服务业整体拉动作用不大,不利于营利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鼓励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针对我县规上服务业整体结构单一,各行业发展长期不均衡的现状,大力落实《新平县服务经济倍增计划2020年工作方案》(新政办通[2020]26号)文件精神,加强对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政策帮扶,以政促新,鼓励县域内服务业企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文体艺术业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升规纳统,以便夯实我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基础。 2.促进服务业产业集中发展。依托“特色小镇”、“特色农业”等特色的规划布局,可减免服务业企业的发展成本,利于服务业企业之间各要素整合,拉大我县服务业框架,提高我县服务业企业发展张力,促进我县服务业产业集中发展。 3.强化服务业相关部门责任分工。统筹好服务业相关部门的责任分工,围绕服务业统计的总体工作思路,统筹服务业相关部门的工作合力,对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短板及企业需求,做到精准发力,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共同谱写我县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