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千方百计抓好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高开稳走的良好态势,民间投资同样稳扎稳打,推动着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一、基本情况 2022年1-11月全县民间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其中:私营企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6.9%,民间投资占全县完成投资的23.6%。 民间投资分产业完成情况: 第一产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2.8%,占民间投资的25%;第二产业民间投资同比下降4.6%,占民间投资的65.5%;第三产业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2%,占民间投资的9.5%。 1-11月共有民间投资项目81个,同比增加29个,增长55.8%,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57个,同比增加33个,增长97%。 从占比上看,各有增减,从项目个数上看,大幅增长,是对于扶持民营企业壮大等相关政策的最好体现。从产业结构上看,一产业民间投资增幅明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健康、环保越来越重视,民营企业着重投资于绿色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也越发明显,也是我县产业结构特点的侧面体现。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民营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我县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导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较弱。部分企业将投资方向调整到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做实、做大项目的较少,缺乏创新理念。不敢投、不愿投、不扩投、没钱投等多种情况,使民营企业等待观望心态普遍存在,扩大投资信心动力不足。 二是民间投资分布不均。民间投资在我县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地域结构中分布存在巨大差距,长期制约着民间投资的发展。从产业结构上来看,一个地区的繁荣与否,第二产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环境上讲,第二产业对于我县的GDP贡献巨大,第二产业投资在民间投资中的占比也是排在第一位,但随着一产业投资的大幅增长,二产业民间投资开始出现小幅下滑,结构分布不均的问题也会逐渐体现出来。从行业结构上来看,1-11月我县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业、制造业上,在信息行业、金融行业、和卫生等领域为零投资,民间投资的领域短板显而易见。从地域结构上来看,我县地域较广,但未处于交通要道,且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无形中便制约了民间投资的注入。 三是民间投资受限以及企业的融资不畅。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主要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很有限,加之融资政策收紧,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遍存在。 三、对于民间投资发展的建议 一是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为了提高民间投资的效率,民营企业还需从自身做起,民间投资也势必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变革,不断完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及内部治理结构。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并且还要建立吸引人才及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且还须提高员工的素质,协调好员工的关系,建立健全的工会组织,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思想。同时,要加强民营企业创新和规模经济的发展。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改革创新、优化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上。一方面要加快中小民营企业向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发展能力的同时便增强了企业投资的信心。 二是优化民间投资布局。应当正确引导民间投资方向,既要加大对民营企业资金支持和技术研发力度,促进企业生产设备的更新,努力培育带动民间投资的新项目,又要注重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能源环保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形成社会新的投资热点,对于民间投资不太愿意进入的领域,通过政府补贴、财政贴息等手段,鼓励其进入,积极推动知识和技术创新,为民间投资不断开辟新的热点,拓宽民间投资领域,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逐步放宽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逐步降低民间投资进入多个市场领域的门槛,规范政府审批制度,简化民间投资项目审批步骤,积极主动地为投资者提供服务,为民间投资创造合理的投资环境,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卫生、金融等行业。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交通不便利地域的投资规模和速度。 三是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民间投资发展,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现如今,民间投资已经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随着社会对民间投资认识的不断加深,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与日俱增。为此,必须围绕问题导向,争取资金向民营项目倾斜,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金融扶持力度,鼓励降低信贷门槛,在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方式选择上做好跟踪服务,创新投融资机制。改善民间投资者的融资环境,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支持民间投资的发展。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项政策性资金,确保民营企业能够及时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