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3月,新平县开展抓经济促发展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全县各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一把手”带头抓经济,过程中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县贸易业市场活力不断增速,经济运行整体回升。 一、贸易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县批发业销售总额383581.9万元,同比增长29.4%,占全市批发业销售额的13.2%,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全县共9户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实现销售总额318118.9万元,同比增长30.2%,占全县批发业销售总额的82.9%。 全县零售业销售总额175409.7万元,同比增长12.8%,占全市零售业销售额的9.2%,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全县共34户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含大个体)实现销售总额11528.5万元,同比增长40.8%,占全县零售业销售总额的6.6%。 全县住宿业营业总额6791.5万元,同比增长22.7%,占全市住宿业营业额的9.3%,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全县共18户限额以上住宿业单位(含大个体)实现营业总额2436.3万元,同比增长25.7%,占全县住宿业营业总额的35.9%。 全县餐饮业营业总额49577.7万元,同比增长19.5%,占全市餐饮业营业额的11.4%,增速排名全市第四。全县共27户限额以上餐饮业单位(含大个体)营业总额2881.9万元,占全县住宿业营业总额的5.8%。 二、影响贸易业的不利因素 新平县部分大宗消费下行压力持续显现,全县消费市场恢复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消费市场恢复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创新的趋势短期内仍无法改变。 (一)燃油车消费持续下行,汽车消费整体恢复迟缓。按照限额以上汽车销售化单位统计,2024年1-3月限额以上单位燃油车零售额增长-15.3%,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8.1%,导致全县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6.9%。 (二)房地产市场低迷传导,居住类消费深度下行。受房地产市场低迷拖累,与之密切相关的家电类、家具类、五金电料类商品零售持续走低,2024年1-3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类增长-3.4%,家具类增长-37.5%,,五金电料类增长-18.1。 (三)限额以上在库单位“小、散、弱”,难于形成支撑。 全县限额以上在库单位及大个体数量虽然共有88户,但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实力弱,发展后劲不足,很难发挥助推消费增长的作用。缺乏一批大规模、高层次、有品牌的龙头企业,致使限额以上单位主导作用不明显,带动能力不足,影响了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三、对策及建议 下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抓经济促发展精神,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增强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巩固提升传统消费能级。聚焦汽车、成品油、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持续发放消费券,组织家居企业、行业协会举办家居、家纺、家装消费节。联合文旅等部门优化并推介跨省游、自驾游精品线路,带动成品油外来消费。 二是加快打造新型消费场景。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不断释放消费新活力,推动发展夜间经济、潮牌消费、沉浸式消费等新型特色主题消费,抓住传统节日时机,积极开展美食季、泼水节等消费促进活动,打造消费新热点。 三是拓展文体旅融合新场景。结合我县花腰傣民族特色,创新发展“音乐+旅游”“康养+旅游”等融合业态,大力引进外来游客到本地消费,体验花腰傣传统习俗的良好氛围,真正让“旅游热”转变为“消费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