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着力抓好稳工业、促投资、扩消费等各项工作落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9.3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85.6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104.7亿元,同比增长4.7%。 (一)农业生产保持平稳 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20.9亿元,同比增长2.3%;林业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4.0%;牧业产值12.1亿元,同比增长2.8%;渔业产值0.2亿元,同比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4亿元,同比增长2.7%。 (二)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1.8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倍。 (三)消费市场增势较好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2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7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持续下滑 1-8月,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同比下降8.4%,降幅比1-5月扩大5.9个百分点。其中,管道运输业下降15.1%、道路运输业下降41.3%、卫生和社会工作下降18.4%。 (五)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升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48.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5.7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24.6%,建安工程投资额同比增长1.1倍。民间投资高速增长,同比增长1.7倍,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3.7%;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同比增长32.5%。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增长空间受限 一是种植业一直以来是拉动农林牧渔业增长的主要行业,产值占比高达50.0%以上,受耕地面积、人工成本等多种因素制约,种植业持续增长的空间受限;二是主要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对农业经济的拉动力不足。 (二)工业持续增长困难 一是采矿行业受安全整改、原料不足等因素影响,铁精矿等产品产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成为下拉经济的主要指标,1-9月采矿业完成产值72.6亿元,同比下降8.9%,增加值同比下降14.4%,下拉GDP4.5个百分点;二是企业生产经营不畅,效益持续下滑,1-9月在库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50.9亿元,同比下降2.1%,营业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69.1%。 (三)部分指标缺乏企业支撑 一是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因企业转行无支撑企业,2023年12月,新平振邦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和新平里洋物流有限公司转为道路运输业,新平金鼎商贸有限公司转为批发业,今年1-3季度该行业下拉GDP0.2个百分点;二是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无企业支撑。 三、工作建议 (一)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高效节水项目有机结合,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大对生猪、肉牛等畜禽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提振养殖户信心,不断提升猪牛羊禽肉类产量。 (二)增强工业经济增长动力 一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确保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稳定重点行业发展基础,切实发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稳定器”的作用,密切关注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大的工业原材料价格波动、订单变化等问题,加强解难纾困力度,重点服务好大红山“两矿”等重点企业,减少对采矿业的影响;二是持续把纳规升规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认真梳理拟纳规升规企业培育库,抓实纳规升规企业跟踪与服务工作,重点跟踪监测华能新能源、云南电建等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纳规升规步伐。 (三)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 一是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积极引进客源入新消费,带动批零住餐等行业同步发展;二是积极扶持壮大营利性服务企业,做好空白行业企业的培育,全力弥补空白行业支撑,助力营利性服务业提速增长。
|